根据省委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省委第三巡视组对浦城县委开展了巡视,并于2018年11月12日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履行主体责任,抓实落细巡视整改工作 浦城县委始终把巡视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整改落实。 (一)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省委巡视组反馈会后,县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反馈会精神,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并将反馈意见、省委巡视办领导讲话及县委书记周永和代表县委所作的表态发言印发各党组(党委)。11月13日,县委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贯彻落实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情况反馈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省委巡视组巡视浦城县反馈问题集中整改工作,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抓好巡视问题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扛起巡视整改的政治责任。 (二)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县委主要领导认真落实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截至目前,共召开5次县委常委会会议、6次巡视整改领导小组会议、7次巡视整改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听取整改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三)明确整改任务,确保整改实效。县委及时研究下发《整改任务分解方案》及《整改任务细化措施》,针对巡视反馈7个方面52个问题,制定了179条细化措施,建立整改问题、任务、责任清单,逐项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12月6日,县委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巡视反馈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落实整改的行动自觉。 (四)推动建章立制,固化整改成果。坚持把整改问题和标本兼治、建章立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抓好个性问题立行立改的同时,推动共性问题建章立制,修订或新制定55项规章制度,切实巩固和扩大巡视整改成果,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把力量凝聚到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各项任务上来,为浦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制度与机制保障。 二、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党的政治建设方面 1.关于贯彻省委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要求不够到位的问题 (1)针对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一是出台《关于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意见》,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粮食生产、竹木和食品加工、特色种养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出台《浦城县加快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暨粮食产业扶贫行动计划(试行办法)》,设立专项资金300万元,新建粮食产能区23个1.75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20.27万亩,成功申报“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出台《浦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薏米、灵芝、香榧等产业建设,深挖产业链,开发系列产品,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三是推进“品牌强县”建设,4家企业成为首批“武夷山水”公用品牌使用企业,浦城薏米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评价达47.79亿元。今年新增2家有机食品、3家绿色食品、31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浦城大米公益广告在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和“中国推介”等栏目播出。四是抓项目促发展。灵芝小镇项目于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成功签约,圣农发展(浦城)完成年产值40.25亿元,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园、灵芝种植孵化园、万亩虾稻种养3个亿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启动建设;今年新增省、市家庭农场示范场7家,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合作社5家。预计今年我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4500元左右,增长幅度可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针对工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一是修订和完善了《浦城县(2013-2020年)工业产业定位与优势产业布局发展规划》,重点突出发展生物产业,引进高质量发展企业。二是围绕“食品加工、生物制药、轻纺轻工”三大优势产业积极招商引资,2018年新引进了总投资超亿元的合同项目6个。2018年,规模工业企业112家,用电量4.54亿kW·h,比增12.75%,规模工业企业税收2.78亿元,比增21.77%,纳税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由2家增至7家。三是抓平台建设促产业集聚。浦潭生物专业园完成总规及规划环评编制,征地4132亩,完成年度投资1.2亿元,已入驻5家企业,重点扶持培育蒙正生物、绿康生化两个各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金娃娃”项目。四是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2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企业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完成国家级公示,2018年共实施14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总投资81.58亿元,年度投资10.92亿元。 (3)针对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一是将旅游规划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定位,全力打造诗意山水田园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全域旅游”“研学旅游”发展。二是出台了《浦城县关于加快民宿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浦城县旅游促销补贴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并随财政收入增长增加投入。三是加快建设匡山、浮盖山两个旅游重点项目,2018年一期项目投资1.1亿元;持续推进A级旅游景区和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3个,旅游特色村1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四是以“清新福建,诗画浦城”为主题,开展首届旅发大会暨第二届丹桂文化旅游节、2018年灵芝文化节等系列宣传活动,提升旅游知名度。 (4)针对政府负债突破债务限额。一是成立了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浦城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我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形成预警和预防机制,切实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二是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政府债务预算编制、调整和执行管理。科学组织收入,强化税收管征,截止12月已完成财政总收入9.48亿元,增长19.12%,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61亿元,增长13.47%,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能力增强。三是严格项目审核,严格控制拟建项目,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监管,严把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严格风险控制,加强财政支出责任监测,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为化解长期支出风险,我县将进一步压缩已开展的PPP项目投资规模,计划将浦城县水美城市综合治理PPP项目投资额由23.47亿元减少到6.5亿元。四是提升土地收益,2019年拟出让6宗307亩商住用地,预计土地出让金收入10亿元,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供资金保障。 2.关于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够有力的问题 |
- 上一篇:山东:干部要主动去当“热锅上的蚂蚁”
- 下一篇:中国工业装备出海或有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