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2019年信用债投资策略:杠杆和期限都可适当拉长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1-19 12:03
樱田樱 莞式三十六式图解 桃瀬 yy头条 盲眼酒中仙云壬 长瀬茜 优行网 姬野爱 yy年度盛典排名 苏茂洋

  来源:CITICS债券研究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

  中国2018年信用债市场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罕见的风险大年,在2019年,过去负面的因素或将逐步消退,信用债市场将再次迎来新一轮估值重构

  城投债:底部反弹趋势确认,从分化走向收敛。今年以来城投债较大的负面压力,很大程度上源于2016金融监管与2017年隐性债务处置的两枚种子,而现在这些条件正在逐步改变。我们认为接下来的隐性债务的摸底,并非是为了处罚违规举债,政策层可能认识到了,目前的城投改革框架上对于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存在一定纰漏,其次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压力与经济下行压力,债务与杠杆的解决方案可能有所调整。资产端的各类基建项目正在重启,信托与非标融资投向的限制也在逐步放开,如果不能对债务处置有所边际放松,是无法调动地方政府参与基建项目的积极性的。我们认为后续的公共部门发力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所以对于城投债的资质,我们认为恐将不是分化的格局,很有可能走向一个低资质平台逐步改善与收敛的局面。

  产业债:政策扶持资质改善,从行业步入微观。回顾今年信用事件的产生,除了微观个体和市场因素外,还有产业传导和监管收紧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行业的供给曲线也悄然生变。市场偏好高等级主体、银行放贷集中大型企业,流动性难以传导至实体经济导致投资偏好分化明显。在此形势下政策表态至关重要,近期债券市场、信贷渠道、工具创新甚至减税减费方面政策多轮出动,目标在于稳增长保经济,因此对于产业债的投资,我们认为长期看行业周期,短期看政策扶持。实体经济需悉心呵护,市场信心提振也需过程引导,我们认为在微观层面出现切实回暖之前政策不会半途而废,后续积极宽松仍可期,尤其是中低等级产业品种将随着实体经济的向好步入实质改善阶段,接下来需关注市场和银行风险偏好逐渐好转后宽信用进程的推进节奏。

  风险因素:债市基础数据面临较大跟踪误差。目前中观曲线对微观个券定价乃至宏观信用周期的指引能力已经愈来愈弱。用老办法、老框架进行资产配置与风险分析可能会出现系统性误差。由于违约发行人逐步增多,个券对于行业利差指数的影响过大。参考性也大幅变低。

  投资策略:加杠杆、拉期限、抱产业龙头与区县平台。利率曲线有下行空间,期限可以适当拉长;流动性更加平稳,资金成本对组合扰动继续降低,货币与监管政策中心将从债市杠杆转向货币政策传导;级别策略方面,产业债仍需谨慎,抱准龙头大企业,宏观亦或是政策的底部确认,但落地到具体公司的偿债安排上,往往利益纠葛众多,债券投资人很难提前下重注参与博弈;城投债可以适当的下沉资质到区县平台,经济内外压力下,政策有较强动力进行下一轮公共部门扩张,所以后续债务处置,也就是隐性债务处置的方案将会更加乐观。

  正文

  城投债:底部反弹趋势确认,从分化走向收敛

  城投平台缘何负面频发?

  今年以来,城投债经历了一轮明显的价值重估。城投债今年较大的负面压力,很大程度上源于2016、2017年的种子:(1)2016年10月开启的金融系统的表外收缩,令很多城投债与平台非标的买盘丧失;(2)2017年7月,政策层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一步管控,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诸多平台融资进一步受限,2017年四季度开始,委贷、信托融资断崖,诸多平台赖以生存的表外渠道丧失殆尽。

  所以在金融监管后,平台债发行大幅缩量的2017年,城投平台还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信托、融资租赁续命,但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的政策管控,成为了诸多压垮诸多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融资平台资金链的大幅紧张在2018年表现的特别明显,接连出现了很多风险事件。

  •  隐性债务处置升级,PPP项目清库风波。融资渠道收紧,城投平台持续承压。为防止利用PPP项目变相融资,遏制隐形债务规模,2017年11月,财政部下发92号文掀起PPP清库浪潮。截止至2018年9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中,管理库减少项目2013项,储备清单减少项目4100项,项目库共减少项目6113项;管理库新增项目3146项,储备清单新增项目1121项,项目库共新增项目4267项。强监管之下短期内将缩窄融资渠道,城投平台或将因此持续承压。

  • 区域经济与财政数据水分。审计署披露有一些地方政府不惜通过“先征后返”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财政部曾经披露辽宁某县通过对33户企业以先征后返的方式返还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2224万元;内蒙古承认财政收入虚增接近500亿,当年实际财政收入约为1486亿。进一步恶化市场对相关地区经济基本面认知与城投债估值。

  • 云南国资信托展期与各类信托展期。云南国有资本在2017年12月15日未能如期偿还中融信托嘉润30号、嘉润31号的本息,开启了2018年不断地信托产品兑付危机。此后,多起信托展期、逾期频繁发生,融资方除了民企外,还有一些为城投平台,比如天津市政、内蒙古平台科尔沁建设投资、贵州城投凯宏资产。今年多起城投事件都是非标引发的。城投平台除了重新调整资质的压力和城投债续发压力外,最重要的是流动性问题,非标难续,因为非标压缩为银行端刚性,所以产品到期只能不续。信托贷款大幅萎缩,继而冲击社融。

  • 天津区域城投平台风波。年初天津GDP等经济数据“挤水分”后,市场对其认知进一步下滑,多家类平台主体流动性堪忧。5月10日,中信信托披露天房集团应于5月18日偿还的2亿本金及利息可能发生违约风险。5月18日,天房集团按时兑付。但是天津市政建设兑付出现问题。

  • 湖南区域城投平台风波。湖南对政府债务处置相对激进,严格限制平台公司数量(市级平台3个以内,县级平台2个以内),清理现存数量众多的平台公司,压减投资项目,从严调减投资规模,推动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今年以来发生多起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事件。湖南耒阳被曝市政府控制下的多家融资平台未对近20家融资租赁公司按期支付利息和本金,部分逾期已到3-4个月。

  • 农六师技术性违约开启城投债违约的先河。公司公益性与经营性业务并存,与传统意义上的城投平台有几分差别,但融资属性上与城投无异,截至2017年末,六师国资拆借给农六师财务局的资金为50.89亿元,占净资产34.32%。违约之后农六师后续偿债行为迅速,市场得以虚惊一场。

  •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