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造作”走的最远的一项,我们始终致力于围绕现代审美范畴,去设计优美外观和易用性并存的产品;关于品质,通过一年来的打磨也可以控制在比较高而且稳定的水准,让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用性、易用性;性价比方面我们通过更优化的管理,压缩渠道环节并且尽量减少浪费,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物有所值。 舒为:我们有一个专业团队,包括外部协同团队,一同去呈现官网上的场景图。我们希望消费者感受到我们通过“造作”家具传达出来的生活氛围:家庭空间不是冷淡的、不是为设计而设计的,而是有生命力、有温度的。我们希望用色鲜艳,但又要维持线条的简洁,营造温暖又不艳俗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启发消费者自己动手布置的灵感。 日本设计师设计的“空几”极简边桌 走入店中,你会发现“造作”的展品并非全都“老实”地放置在水平展位上,比如那些悬挂在白色墙上的椅子。 Q:一年的经营是否有遗憾?
她希望“造作”给人一种文艺理工男的印象:能做好细节,也在大局上可靠、稳定,还同时保有审美和感性。 经正版授权的吴冠中纹样餐具 Q:最理想化的造作是什么样子? 好设计,无需标签定义 好设计并不单指外观,而是功能性与审美的结合。“造作”首家实体店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 Luca Nichetto 设计,正用干净、清爽的白色基调,以及有些热情的彩色家具试图向我们展示好设计的本质。 图片提供:造作Zaozuo 一个新人的发声 欧式经典、性冷淡风、中式复古……这些标签式的风格似乎成为了我们过去选购家具的标准,对于被标签挟持而日渐失去独立审美能力的人们来说,提倡撕去标签、支持无界美学的本土设计家居品牌“造作”,显得似乎有点特别。 这也是“界面”要和舒为讨论的问题之一,作为一个成立一年多的新品牌,“造作”究竟如何定位自己? 在讲到这些陈列的意图时,舒为说这是因为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消费者会更加在意产品的细节及使用感受,因此在店里,从方便拿起观察的小件家居、到各个角度都可以去体察的大件家具,每一件商品的细节都清晰地被展示出来。 舒为:我眼中的好家具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优点:审美、品质、性价比。 跳脱出风格标签的“造作”,呈现出有色彩、有温度的氛围 比如我们不会做过渡浪费的包装,但我们包装的包裹和结构方式可以更好地避免产品在暴力快递中的破损。比如我们会在正式发售前,进行3米抛物试摔,根据试摔结果调整包装,这个环节可能就会花掉我们1-2月的时间,但最后包装会控制在“多一点浪费,少一点不安全”的范畴。 舒为:不会,我们会从中国用户角度调研,看看中国的年轻人更需要怎样的设计,然后去向设计师提出Brief。我们会要求产品的大小、用途、使用感受,再让设计师去解决问题。
“造作”很多方便移动的家具更加适合生活在小空间中的年轻人 Q:造作官网上那些搭配的非常好看的家具场景图意在传达什么样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