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六成企业最缺技工 生产岗位缺工最严重(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5-27 15:23
闺房闹哄哄 血族德鲁依 孙墨扬 到不了 veidibaoshi 风流权相 千宠之冷宫妾 食人者的呢喃 一梦如是逝水长19楼 调皮女生pk恶魔王子 穆赫兰大道qvod 九鼎邪仙录 我爱记歌词丁爽 枪手传奇王牌后卫 野蛮王妃逍遥王

  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据权威机构测算,全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为140-160万人。目前,东营市经济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用工整体需求下降。除了油田减产用工减少,东营市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九大主要行业中,三个行业平均用工人数同比减少,减少最多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类行业。

  劳动用工“供”与“需”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从劳动力供给侧看,东营市产业工人大多是本地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单一,以体力劳动为主,虽然东营市不断通过技校、职业院校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训,不断在人才供给端寻求突破,但进展缓慢。

  值得一提的是,供需矛盾突出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东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整体数量的需求正在下降。

  以轮胎行业为例,记者走访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条日产1万条全钢轮胎的生产线依靠自动化设备,所需工人才二十多人。

  从收入上看,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就业者期望值的矛盾导致“供”“需”双方难以对接。劳动者预期收入值提高,但企业工资支付水准往往考虑经营实际,所以很难融洽对接劳资薪酬。

   用工情况怎样才能和谐?

  刘金明认为,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增加就业的良性互动。还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各项经济调节政策促进就业,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性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还有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拓展就业空间结合起来。在他看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是就业容量弹性最大的产业。

  2015年,东营市城镇化率达到65.52%,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记者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协调发展,尤其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引导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如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记者认为,要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

来源:东营网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