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科近日对全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四个主要用工行业的2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 一季度,在调查的20家企业中,制造业总人数16926人,同比减少489人;建筑业4198人,同比增加74人;批发和零售业2608人,同比减少16人;住宿和餐饮业7795人,同比增加1788人。 就业态势平稳,但熟练技工紧缺 2016年的第一个季度,东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资质以上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和重点服务业从业人员为56.3万人,比上年下降7.4%。 这一用工形势引起了市统计局的注意。4月底,一则通知出现到了市统计局网站上,一次旨在全面真实了解企业劳动工资、科技情况的调查开始了。 市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科在调研时间内,对全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四个主要用工行业的2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每个行业重点调查了五个企业。 一番调查下来,调查人员发现制造业总人数16926人,同比减少489人;建筑业4198人,同比增加74人;批发和零售业2608人,同比减少16人;住宿和餐饮业7795人,同比增加1788人。 在减少的因素中,有季节性停工、安检环评等政策因素导致的暂时性停工、歇业,有企业效益持续低迷,实行减员增效的因素,有劳动力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导致的供需错位,也有企业提供的报酬与劳动力期望收入存在差距的收入错位因素。 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全市正处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经济内生动力正在形成,促进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效应正在显现,全市就业总体处于平稳状态,社会稳定。 不过,在看似稳定的背后,统计人员一看调查数据发现出了不少问题。在20家受调查企业中,除1家企业反映各种人员都不缺外,60%的企业最缺熟练技术工人;25%的企业最缺经营管理人员;10%的企业最缺科研人员。 熟练工难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在2015年底进行的调研中,统计局的调查人员就发现,20家企业中有16家缺技术工人,只好有低端劳动力占据用工主体。在河口区北玻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调查人员得知,该公司以制作玻璃门窗为主,由于在本地属于新生行业,几乎招不到一下就能上手的熟练技工。 负责人颇无奈地说:“所招工人多数需要实习半年以上才能成为熟练工,不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培训周期长,部分人员易流失,已经成为束缚企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这次调查,调查人员遇到了很多像北玻玻璃这样的情况。分析下来就是,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缺工情况相对紧缺,“生产岗位”依然是缺工最严重的岗位,其次才是像科研这样的“技术岗位”。 因此,就有不少企业人事负责人向记者大吐苦水,“找个熟练技术工比找科研人员还难!” 企业想要什么样的技术工人? 记者从市统计局以及人社部门得知,近年来,中高级技师在市场尤其走俏,一些具有从业经历的技工也特别受用工单位青睐。这是在技术方面上的要求,用工单位在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要求,比如工作稳定,不随意离职;工资要求合理,不提过分要求…… 然而,用工单位却发现越来越失望,自己想象的终归是自己想象的: 山东高速绿城房地产公司正遭受着人员离职带来的压力。近两年公司在东营的销售业绩下滑,而国内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行情又开始好转,部分业务骨干开始流向一、二线城市,仅近期名牌销售人员就出走了4人。 调查中,有近80%的企业表示在用工中面临着员工流动大、人员流失情况。他们招聘员工的同时,却无法有效解决员工流失过大的问题,陷入了“招工不停流失不止”的怪圈。好不容易耗时耗力培训出员工,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他企业“挖去”,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流失对企业发展更是造成重创。 跟其他地区一样,关键岗位人员想离职,企业一般都会想到提高工资待遇留人。一些员工答应留了下来,看似企业赢了,其实这是以承担新压力为代价的。 2015年在近百家调查企业中,有70多家企业表示涨薪留人涨不起,“压力山大”。而这一次调查则显示,有65%的企业本年没有增加工资,有10%的企业工资上涨5%以下,有25%的企业工资上涨在5%至10%之间。涨了工资的企业,绝大多数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就是实际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过大。从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劳动者对劳动报酬的期望值为每月3500-4500元/人,而多数中小企业提供的报酬为每月2500-3500元/人。 尚存三大用工不利因素 就业总体平稳,让人欣慰;尚存不利因素,让人警醒。 参与调查的刘金明介绍说,目前东营市经济筑底尚未牢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很多,隐形失业、季节性失业、不充分就业等依然存在,从宏观、微观上看,东营市尚存在三大劳动用工不利因素。 |
- 上一篇:贴心护家的科技“暖男”
- 下一篇:6岁女童被五旬男子猥亵 记者采访遭派出所所长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