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场交通事故改变的三个家庭 唐山“追逃逸者致死案”将于2月2日开庭,追赶方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成争议焦点
张雨来是交通事故中的伤者。车祸后,他的腿瘸了,头一直疼。新京报记者 李兴丽 摄 54岁的唐山农民张永焕几乎是一瞬间,站到两条铁轨中心。 张永焕身后100米外,29岁的朱振彪脱下黑色羽绒服外套,朝火车挥舞,“想引起司机注意,让它停下来”。 51618次列车开始鸣笛。 因为害怕,朱振彪在最后时刻跑开。他闭了眼,直到走到火车头的位置,“才看到轮子上有血。” 那是2017年1月9日上午11点57分,此前,朱振彪一直在追赶“交通肇事逃逸”的张永焕,追出20多公里后,张永焕被撞身亡。 10个月后,朱振彪收到起诉书,张永焕的儿子张殿凯认为朱振彪要为张永焕的死亡负责,索赔60余万元。 一个月后,因为张永焕交通肇事受伤的张雨来起诉了张殿凯,要求赔偿损失。 2018年1月28日晚,朱振彪接到唐山市滦南县法院通知,案件将于2月2日开庭审理。 朱振彪一直认为,自己追踪张永焕的行为是见义勇为。视频截图 一场历时1小时的追赶,改变了3个家庭。 在网上,这场“白日追踪”也引起了网民的热议,一些网民认为朱振彪的行为是见义勇为,也有观点认为他过了“度”。 但争议并不像田地里的积雪,太阳集中照过就会融化。“应不应该追?追的度在哪里?”每一个被缠绕进追踪事件的家庭,都希望尽快“要个说法”。 追踪 在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正如滦海公路与迁曹铁路相交一样,行走在这两条路上的朱振彪和张永焕,命运在一个小时内,意外相交。 2017年1月9日上午,朱振彪开着自家的黑色越野车去隔壁大庄河村,在古柳线一个水产门市附近,朱振彪遇到了戴红色头盔骑红色摩托车的张永焕。 朱振彪回忆,当时相向行驶的另一辆摩托车在超越张永焕的时候,张永焕的摩托车突然向左转了一下车把,超车的人和张永焕撞在一起。 两辆摩托车同时摔倒在朱振彪车前。“另一个人不动了,我一看他(张永焕)爬起来没救人,扶起摩托就走。我就挂上挡,按着喇叭跟上他。” 期间,他打电话报警,“警察让我注意自身安全,跟随他,随时报告位置。” 边开车,朱振彪边拿手机录像。 “这个人怼(撞的意思)了人逃跑呢,这个骑摩托的人怼了人逃跑呢!”在朱振彪提供的视频里,从上午10时54分开始,他按着喇叭,开车跟着张永焕。 朱振彪回忆,当时唐山刚刚降过雪。天气清冷,古柳线一路向北,车辆稀疏。 朱振彪跟着张永焕,绕进村子,又绕回古柳线。 在一个村庄的拐弯处,朱振彪和张永焕行驶到并排处,他放下左侧车窗喊:“你给人撞了人跑啊?!” 留着平头的张永焕与朱振彪对视。他皱着眉,头陷在黑色棉袄的毛领子里,脸上说不清是疑惑还是难色。 “我录着你呢!你给人撞了,我报警了。”朱振彪冲他喊。 张永焕“啊?”了一声,没说话,又开到前面去。 根据曹妃甸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出具的证明,朱振彪期间多次报警。 “给他截住喽,他给人撞了逃跑呢!给他截住!”“帮着我追他,他给人怼死了,逃跑呢!”朱振彪遇见路人就朝着窗外嘶喊。 古柳线北接滦海公路,在追出16公里后,路边的唐海交通局工作人员拉响警灯,跟朱振彪一起追张永焕。 朱振彪说,当路政车辆即将超过张永焕之际,“他拐进了一个村子,丢下摩托车,跑进一户人家拿了把菜刀出来。” 农田里盖着斑驳的积雪,踩上去松软费力。视频里,张永焕拿刀走在前面,朱振彪喘着粗气追。 “我也跑不了了。”张永焕操着唐山话,掉头往回走。一边走一边看朱振彪,说:“我把自个儿砍了。” 朱振彪站着没动,“你爱砍不砍吧,你给人怼死了你逃跑啊?” 视频中,张永焕穿过一片树林,喊了两句:“(我)去自首……我打110……”因为靠近公路,声音被汽车噪音盖去一半。 “你把刀扔那让你打。”朱振彪站在原地喊。张永焕没有停,“你不追我了我马上打110。” 张永焕钻进一片没有收割的玉米秸秆里。在他面前,滦海公路和迁曹铁路在眼前相交。 很快,张永焕穿过铁路立交桥底下的芦苇丛,爬上滦海公路:“你别追我了啊,你再追,来车我撞死噢!” 视频显示,张永焕开始沿着公路边缘往北步行,路上汽车呼啸。一辆面包车驶来时,张永焕有一个前冲的动作,倒在车前。等再次起身后他开始沿着公路往南走。 期间,朱振彪和路政人员,一边打电话询问警方是否“给权力制服他”,一边劝张永焕自首。 张永焕已经到了铁路边缘。 一列火车“嘶嘶”着经过时,朱振彪突然喊,“他这是在翻火车轨吧?”身后的路政人员劝朱振彪:“别追了,中了,回来快回来……” “不是,咱俩也得过去,他从那边跑了咋整?我不可能让他跑,我一辈子不能让他跑了,你们怕有责任不追了,我不可能不追他。” 朱振彪穿着皮鞋,翻过围栏,上了铁路。隔着一个电线杆的距离,他开始劝张永焕:“我说你,你也有家人,别走了,赶紧该咋整咋整就中了,一个车祸,一会你们家都知道了,还得惦着你……” 朱振彪隐约听到前面那个身影说,“就我一个(人)”。 低温加上电力不足,11点40左右,朱振彪的手机自动关机。 十几分钟后,51618次列车从南向北,出现在视野里。水产门市前的交通事故发生一小时后,张永焕死在了离家3公里的铁轨上。 朱振彪手机视频中,交通事故后驾车离开的张永焕。视频截图 朱振彪 朱振彪清瘦,脸上棱角分明。 在朋友眼里,这是一个全年只有两身衣服——“中山装和西装”的80后,“鞋都是系带皮鞋,喜欢把皮鞋擦得很亮的感觉”。 张永焕被撞死那天,他“晚上被噩梦惊醒好几次。”父亲朱长米有点担心:“你可别摊上事了”。朱振彪觉得自己没错,“肇事逃逸就是违法,我也没跟他有身体接触,还有视频。” 那天晚上铁路警察来家里录笔录,“人家说‘没事,你们这是见义勇为’。”朱长米放了心。 朱振彪也一度觉得“这件事过去了”。 直到2017年11月,张永焕的儿子张殿凯将朱振彪告上法庭。张家认为,朱振彪的追击行为导致了张永焕的死亡,向其索赔60.98万元。 朱振彪第一次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真做错了?”那是2017年11月24日,在去法院取应诉通知书的路上,因为不了解法律规定,他以为“法院只要立案就证明我(的行为)有问题”。 他找了律师,想为自己讨个说法,“让法律和大家都来评评,我做的到底对不对。” 此前,他曾评论过“郑州电梯劝烟猝死案”,结论是“一分钱都不应该赔”。被告后,他删了那条评论,“想看看法律怎么判,我相信法律。” 1月23日,听到“电梯劝烟案”改判——劝烟者无责,无须赔偿时,“心里有点宽慰。”他说。 事件经媒体报道,引发热议。舆论最大的争议在于“应该追到什么度为止”。 有网友觉得逃逸者都声称要自杀了,不应该再追。 这让他觉得有点委屈。“当时觉得他就是威胁。如果抓小偷,小偷威胁一下,大家都不抓了,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