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深圳市乐安居商业有限公司持股11%,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0%。 时至今日,中国保险公司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该如何相处,仍是一道市场极为关注的命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成功者缔造了领先行业的险企,但失败者居多。 另外,相关股权的交割也一并进行: 万峰面对的新光海航 为什么会选万峰 从新华保险(简称“新华”)到新光海航人寿(简称“新光海航”),从中资到合资,从头部公司到小型公司。 2013年后的中国寿险市场受益于投资渠道的放行,无论是销售人力、保费规模还是投资收益进入可遇不可求的盈利周期,或者说是粗放年代最后的红利期。 这场求增资、觅退出、交割股权的大戏持续近5年,新光海航在2018年下半年迎来新的人生。 2003年国寿股改上市,万峰成为主抓业务管理条线的副总裁。2006年,万峰成为国寿股份执行董事,排名第一的副总裁,同时兼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 相对于初听万峰从高高在上的世界500强,到几乎一无所有的“差等生”新光海航的惊讶,《今日保》更为关注资本为何选择这位铿锵老兵,及其将如何驾驭新光海航?是继续往昔头部公司未竟的传统寿险经营之路,还是为这家几乎全新的寿险公司缔造一条小新型公司的商业之路? 新光海航的万峰时代启幕。 新光海航蹉跎往事 早在2016年新光海航尚有另一个版本的增资扩股方案——即柏霖资管持股51%,新光人寿股权依旧是25%,其余14%和10%分别是深圳光汇石油和深圳市国展投资持有。 原因,行业经验及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量发售了和银行存款利率挂钩的高利率保险产品,结果因央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导致保险产品出现巨额利差损。 万峰转会新华后的故事,耳熟能详。一场急转变向的政策环境成就了他多年坚持的成熟市场中寿险经营的理念,并令这套传统寿险公司转型的方法论贴上了鲜明的万氏印记。 或许正是这长达8年的香港寿险市场履历,奠定了万峰坚持一生的传统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理念——主张成熟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发展期缴类健康险、养老险业务推动保费规模的持续增长。 这一年,24岁的吉林财贸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前身)金融系学生万峰毕业,进入老人保吉林分公司人身险处。因在老人保为期2个月的人身保险讲习班中表现出色,转年被公派美国友邦香港总部学习精算实务。 短暂的香港之旅,令之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接触过发达市场寿险实务者。此后五年万峰连升数级,31岁升任老人保吉林分公司副总经理。 经历了分支机构、新业务开展连续叫停,新光海航经营陷入瘫痪。2018年二季度,其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行业垫底。2018年三季度,海航退出,新股东进入完成增资,解偿付能力之危。 美好的愿景终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当寿险经营的长期主义叠加合资险企的步履维艰,新光海航显然不能满足海航的保险野心,股东间隙由之而生。2013年后,一场不可复制的中国寿险保费盛宴启幕,海航另起炉灶——一度宣称挥舞200亿元的资本金硬砸渤海人寿。没有想到的是,人事、战略几大调整,度过巨大风波后,2019年海航出售渤海人寿股权。 2007年,国寿股份A股IPO,49岁的万峰升任总裁。此后七年,直至2014年离开国寿,万峰历经杨超、袁力、杨明生等三任国寿董事长。 1999年,中保人寿更名为中国人寿,何界生出任总经理。41岁的万峰成为中国最大寿险公司的副总经理。这一年,中国寿险市场迎来复业以来最大波澜——无产品可卖和巨额利差损。 监管一纸文件,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得超过2.5%。相对往昔可达7%、8%收益的长期寿险产品,一时间,中国寿险公司进入无产品可卖的尴尬期。 有坊间传言,早已登顶世界之巅的那家保险巨头曾挖角万峰,操刀寿险,未成行。 作为期间素质最高的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稀缺资源,也成为老人保重点培养的人才。事实证明,那是中国保险干部最早的摇篮,日后多人走上高级别的保险领导岗位。 事实上,万峰掌舵国寿股份最后三年已经启动大力推进期缴业务、消化趸缴业务的转型策略。转型策略与后来到新华推行之策略如出一辙,皆是锁定保费规模的情况下,调整保费、久期、产品之结构。 期间原因,包括发展阶段、消费者认知、投资渠道及环境等客观原因,也包括以规模保费和市场份额为核心要素的考核体系及盈利模式等内部原因。 硬指标的保费方面,在无渠道、人力、资金的现实中,新光海航自2014年后保费年年负增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卫道者”气息浓烈的万峰是继续往昔头部公司未竟的传统寿险经营之路,还是为这家几乎全新的寿险公司缔造一条小新型公司的商业之路? 万峰小传:传统寿险经营卫道者 一家因股东分歧搁浅的合资寿险公司 与其惨淡经营情况对应的,是新光海航被监管部门采取的多条管理措施,包括:暂停新光海航增设分支机构;进行监管约谈,要求双方股东提出改善偿付能力的方案;暂停新光海航开展新业务。 满是期待,也满是疑惑。毕竟国寿也好,新华也罢,均是相对于规矩的国资,万峰也是多年的中管干部。长期浸淫于国资体制下的万峰及其行事风格与张扬、生猛甚至任性的房企股东是否可以快速融合?中国保险复业四十年,因股东杯葛、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共识问题,引多少保险英雄饮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