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总数调减到747个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30 11:10
无什么无什么的成语 无庸置疑 无知是什么意思 吴带当风 武断打一成语 五个字的成语 五个字的歌名 五个字的歌名疯狂猜歌

合并的专业主要是专业内涵相近、核心课程基本相同,或专业口径太窄的专业。如:将“园艺技术”“都市园艺”“设施园艺工程”“商品花卉”等合并为“园艺技术”;将“工程造价”“国际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合并为“工程造价”;将“钟表设计”“眼镜设计”“灯具设计与工艺”等合并为“产品艺术设计”。

三是科学规范,体现特色。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做到科学、系统、规范。围绕学校、学生、家长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创新《目录》内容结构,拓展《目录》服务功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四是推进衔接,构建体系。注重与中等职业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衔接,以职业分类为主线,兼顾学科分类。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层次和类型结构,实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协调和衔接。

问:请问新《目录》有哪些主要特点?

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围绕《中国制造20205》要求,将原“制造大类”更名为“装备制造大类”,增设“铁道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汽车制造”等专业类,设置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智能产品开发”“工业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等专业,列举了“航空产品3D打印”“三网融合技术”“智能家居开发”“增材制造技术”等专业方向。

组织开展对《目录》和《办法》的修订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使之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一)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问:请问对新《目录》和新《办法》实施工作有哪些考虑?

新《目录》在“专业名称”之后列举了“主要对应职业类别”。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主要对应职业类别”主要来自《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的小类(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技术性质等的同一性划分),列举了1635次共291个职业类别,占《职业分类大典》全部434个小类的67%,基本覆盖了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别。这种列举明确了专业与职业岗位(群)、技术领域的关系,对于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明确和把握就业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更加强化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

适应现代服务业及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需要,设置“健康管理与促进”“电子商务”“物流”“民族文化”“文化服务”等专业类,设置了“互联网金融”“移动商务”“网络营销”“品牌代理经营”“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体育运营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民族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与策划”等专业,列举了“跨境电子商务”“高级家政管理”“小微企业管理”“中医营养与食疗”“中医健康管理”“体检管理” “用药指导”“时尚有氧运动”“SPA管理”等专业方向。

新《目录》主要根据产业分类进行专业划分,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大类,设专业51个;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等8个专业大类,设专业295个;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11个专业大类,设专业401个;三次产业相关专业数比例为6.8∶39.4∶53.8,更加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新《目录》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需要,按照“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对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重点调整、增设了面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的相关专业。

一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战略新兴产业兴起,行业交叉发展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导致新的职业(群)不断涌现,亟需对专业分类和设置进行补充和调整。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衔接体系。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进一步深化专业设置管理机制改革。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