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脱贫之困(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21 12:28
正阳门下演员表 家教小故事 海贼王h 悲伤逆流成河番外 麻生希番号 泷泽萝拉番号 微淘是什么

  即便重新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事实上也“进易出难”。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批准建立之前区内存在建制镇或城市主城区等人口密集区,且不具备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可申请调整”。但是在国家对生态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之下,撤销自然保护区或大幅调减自然保护区面积鲜有先例。

  今年4月底,这个用江奉武的话说“集乡村农耕旅游体验中心和农产品交易中心为一体”的乡村扶贫“众创空间”基地在岚天乡试营业。“农民以土地形式入股,村集体组织每年保底分红6万元。项目作为龙头,能带动当地1000多名农民就业增收。”

  在发展农家乐之初没有设立针对自然保护区的准入门槛,为如今保护区内农家乐“是留是拆”的管理尴尬,埋下了伏笔。

  今年5月,村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乡里决定用扶贫项目资金,将“致贫路”硬化成“致富路”,改善山上村民出行条件。路从山脚向山顶修,石料已堆在路两边,眼看就要铺到罗翠元家门前,却在半山腰停工了。

  由于自然保护区条例对保护区内开发建设等可能破坏生态资源行为的严格管控,除了农家乐,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些道路建设、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扶贫“刚需”项目,也触碰了生态红线。

  和张中艳一样,准备扩建农家乐的村民汪时申,也接到了关停通知。

  去年,当地政府支持村民搞农家乐,张中艳贷款90余万元对房子进行了翻修。当时,乡里不仅帮她请了专业建筑公司进行设计,还组织一批村民去外地考察了民宿建设。“如果不能办农家乐了,我一个月3000多元的贷款怎么还?”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民众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图为保护区界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周文冲摄

  “只有解决保护区内贫困问题,减轻百姓对保护区的生存依赖性,保护区的保护压力才会减小。”李成江说。

  研究自然保护区政策的专家表示,中西部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内还有部分贫困人口,建设项目动辄违法,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法律障碍。如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中,有7个涉及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中的贫困人口如何脱贫需引起重视。

  “想调减的保护区太多,我们在国务院排了10多年,去年终于批准我们调减15%的面积。”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干部说。

  也许是未雨绸缪,在那次调减中,城口县将重点打造的亢谷旅游度假区项目调出了自然保护区范围。

  秦巴山片区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城口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8000多人尚未脱贫,其中六成以上是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最初划定时,岚天乡全乡包括场镇都划在保护区中。村民种的厚朴、杜仲等中药材已成材却不敢去收,因为刮树皮、砍伐树木就是触碰了保护红线。江奉武说,“有些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农田什么时候就划入了自然保护区,连自己的承包地都不能种了。”

  山上村民没有赶集的习惯,因为下山去一趟场镇要走两三个小时。由于土路走不了大型卡车,把建材运上山的费用比建材本身还贵,山上的木房子大多破损失修。

  因为手指被锯断,刘达轩老屋翻修的进度比预想要慢。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年逾50的他双臂黝黑结实,双手粗糙,原本希望借盖新房办农家乐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可是,“众创空间”只开了一周,江奉武就收到了拆除整改的通知。原因是“众创空间”位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其中的步道、广场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我当时在外地学习,等回来已经拆掉了,没保住。”江奉武说。

  年轻人云松辞去了上海一家国企稳定的工作,回到老家城口县,自学养蜂技术,70桶中蜂每年收入近10万元。春天大巴山百花盛开,云松的蜂蜜三个月就卖断货,“山里土蜂蜜不愁卖,最关键的是不破坏环境。”云松说。

  小雪节气刚过,大巴山又飘起了雨,天空毫无放晴迹象。在大巴山南麓的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三河村,村民刘达轩5个月前被锯断的左手无名指还隐隐作痛。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