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股份的那一次增资扩股引入两名股东,分别是机构股东聚琛资本和自然人股东方利佶。两者合计增资600万股(其中聚琛资本出资550万股,方利佶出资50万股),使得飞鹿股份股本增加至5700万股;两者取得股份的价格均为每股3.96元,因此合计形成投资款2378万元。增资后聚琛资本持股9.65%,一跃成为飞鹿股份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创始人章卫国。 聚琛资本成立于2015年4月8日,并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于2015年7月30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登记备案,并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证书。其注册资本11800万元,实缴出资额4019万元。聚琛资本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周志文,出资比例为43.22%;昭衍(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41.53%。 2018年6月22日,飞鹿股份公告称收到聚琛资本的通知,后者因业务发展需要,经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名称由“北京聚琛资本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变更为“宁波聚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宣布完成注册地的迁移。 “此次股东名称变更后,聚贝投资所持公司股份数额保持不变,上述事项变更对公司经营活动等不构成任何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股人未发生变化。” 尽管如此,然而令人吊诡的是,同在6月22日这一天,聚贝投资便向飞鹿股份发出拟减持股份告知函。这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抑或只是巧合?聚贝投资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6 如今飞鹿股份面临股东减持潮的情形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同样经历股东减持的上海金力泰。 金力泰是一家于2011年同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汽车涂料企业。与飞鹿股份类似,在上市之前,金力泰也引入了新的股东纳路控股,并成为仅次于创始人的第二大股东。然而在限售股份解锁之后,包括创始人和纳路控股都开始了密集的减持套现行动,并最终清仓或者逼近清仓。(详情参见本刊上期“封面焦点”报道《金力泰资本市场“迷途”》) 当然,飞鹿股份会不会重蹈金力泰的覆辙,现在还不能轻易做出判断。鉴于资本市场的复杂性,两者之间存在着众多差异,使得这种简单的联想必然存在诸多变数。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金力泰在股东减持套现的过程中,其发展战略方针出现了偏离主业趋势。由于不断的多元化道路试错,再加上创始人的离去与大股东易主,使得市场对它的发展前景难言信心。而上市才满一年飞鹿股份,则需要避免重复金力泰“昨天的故事”。 7月10日,飞鹿股份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1月份至6月份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至40%,实现净利润974.05万元至1113.2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5%至20%。飞鹿股份表示,营业收入增幅显著,净利润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稳步实施经营战略,主要业务板块陆续进入销售旺季。 然而这份看似靓丽的业绩预告并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在本文截稿之时(7月14日),飞鹿股份的股价依然未能止跌。如果继续颓势,其股价将进一步逼近一年前的发行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