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落实城市道路扬尘控制措施,增加路面保洁、洒水频次,进而有效遏制城市道路扬尘,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以上。加强公路道路清扫工作,绕城内县级及以上公路(兼有城市功能道路)保洁按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实施,其他县级及以下公路参照实施。加强运送易扬尘物质车辆的管理,垃圾、渣土以及砂石、水泥等运输车辆要实行密闭化运输,严肃查处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驶行为。依托“智慧城管”等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建筑渣土、泥浆处理和资源化有效利用工作。 3、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提升工作。规范和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为,加强物料堆放管理,禁止露天焚烧乱排等污染行为。 以上工作由餐饮及其他生活源废气污染防治工作组组长单位区城管局牵头组织,区市场监管局、环保局、住建局、公安分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及各镇街、平台积极实施。 2、严格控制装修污染。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推广使用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建筑涂料及产品,严格执行挥发性有机溶剂含量限值标准,减少VOCs排放。推广使用水性涂料,将水性涂料使用作为招投标要求予以明确。2018年全区30%以上新建多层和高层住宅实现全装修,新建民用建筑内外墙体强制性使用水性涂料。 三、工作要求 (四)扬尘污染防治 4、加强其他生活废气控制。加强垃圾废物臭气处理,采取有效防臭除臭措施,加强垃圾的清运和管理,提升新建或改建垃圾中转站恶臭治理水平。加大露天焚烧垃圾等废弃物的巡查和查处力度,建立火点响应联动机制。加强干洗行业废气排放规范化整治,新开洗染店和新购洗染设备,选用全封闭式干洗机并增加压缩机制冷回收系统,对现有不合格干洗设备进行整治,进一步深化干洗设施废气治理,提升干洗行业整体环保水平。加强汽车维修行业喷漆烤漆作业规范化管理,有效治理油漆废气。严格执行烟花爆竹禁燃管理规定,严禁在禁放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6、加强油气回收。加强全区加油站、油罐车、储油库等油气回收装置的长效监管,确保油气回收设施正常、规范运行。 以上工作由绿色低碳交通推进工作组组长单位区发改局牵头组织,区公安分局、环保局、交通集团、交通运输局、杭州市港航局余杭管理处、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住建局、财政局、农业局、林水局、邮政余杭分公司等部门及各镇街、平台积极实施。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和信心。加大新闻监督力度,曝光环境污染违法行为。提高信息公开力度,畅通信访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大力倡导低碳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引导公众自觉行为,共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018年余杭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 5、加强工业烟粉尘整治。加强工业锅(窑)炉烟尘治理设施监管,巩固“烟尘控制区”创建成果。加强工业粉尘治理,提高除尘效率,采取收集、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水泥行业废气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特别排放限值。2018年底前完成浙江钱潮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泥粉磨站关停,启动杭州南山水泥有限公司、杭州海狮水泥有限公司、杭州百基水泥有限公司关停工作。 3、加强堆场扬尘控制。加强大型煤堆、料堆、沙石场等扬尘控制,规范铁路、公路、港口等货物运输管理,涉及散装货物运输业务且有粉尘排放的货运站、港口码头、物流以及其他露天堆场,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建设防风抑尘设施减少扬尘污染。内河易扬尘码头及堆场地面硬化率达到100%,喷淋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做好工程渣土临时中转作业点扬尘监管工作。 1、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合理规划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规划布局。居民住宅楼或商住楼内不得新设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业经营场所(规划作为饮食服务用房的居民住宅楼和设立配套专用烟道的商住楼除外)。强化餐饮服务企业油烟排放规范化整治,所有产生油烟的餐饮企业、单位须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并定期清洗,确保净化装置高效稳定运行。加大无证无照餐饮企业整治力度,加强露天烧烤的监管,严格控制露天烧烤。全面推进非经营性餐饮油烟治理,完成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油烟净化设施安装。
北极星VOCs在线讯:日前,杭州余杭印发《2018年余杭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计划提出,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加快推进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纺织涂层、化工、制鞋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大力推进源头控制和绿色原料替代,提高废气收集和处理效率,2018年力争完成工业涂装、印刷包装行业VOCs治理任务。完成省市下达的VOCs深度治理任务及省级示范项目,减排VOCs800吨。重点企业编制整治技术治理方案,建立完善“一厂一策一档”制度,严格落实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废气治理要求。加大VOCs“散乱污”企业整治,依法依规完成清理整顿工作。对VOCs排放重点企业纳入监督性监测范围,完成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开展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整治。 2、加强重点企业清洁化运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低氮燃烧稳定运行,全面替代海联热电集中供热。九峰环境能源项目通过环保验收、平稳运营。 5、实施矿山粉尘治理。推进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完成原崇贤超南石矿、原中泰双联白云石矿、原余杭舟枕竹园石矿等废弃矿山治理工作。 以上工作由能源结构与产业布局调整工作组长单位区经信局牵头组织,区发改局、住建局、环保局、林水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财政局、国网杭州余杭区供电公司等部门及各镇街、平台积极实施。 6、持续推进绿化造林。巩固浙江省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推动森林村庄创建,持续深入实施“绿化余杭”行动。2018年,完成新造林120万亩以上,新增城区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加快推进森林抚育经营,全面启动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完成森林抚育面积0.25万亩。加快推进绿道网建设,新增各类绿道9.45公里。以上工作由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组组长单位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区城管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经信局、区公安分局、国土余杭分局、林水局、旅游局、杭州市港航局余杭管理处等部门及各镇街、平台积极实施。 2、调整产业结构。以亩产效益提升、产业承载加速、倒逼淘汰落后、技术创新发展、产城融合发展为主要任务,推进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美丽工业园区,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综合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区建设,高水平推进余杭家纺市级试点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四无”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低小散差”企业淘汰整治。将能耗限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指标和要求等纳入淘汰低端产能界定指标体系,完成2018年落后产能和污染隐患企业关停淘汰任务,大力推进纺织涂层、印染企业专项关停整治。推动重大项目向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集中。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通过提标改造、兼并重组、集聚搬迁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完成省市下达的过剩产能淘汰任务。 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建设全区域大气“清洁排放区”为抓手,持续深化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污染、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全区PM2.5平均浓度力争低于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力争达到75%以上,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群众对大气环境质量满意率不断提高。 着力抓好能源结构与产业布局调整、绿色低碳交通推进、工业废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农村废气污染控制、餐饮及其他生活源废气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2、加强车辆源头管理。全面开展新车环保达标监管,加强新车生产、销售环节的环保配置检查。进一步做好新车上线检测,做好新车注册登记环节的随车清单检查,同步开展车载排放诊断系统数据传输接口规范工作,力争对新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实现车载排放诊断系统在线监管。建立完善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加快推进机动车环保检测和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公安、环保、交通运输等部门信息共享。 |
- 上一篇:“台风真是检验房屋质量
- 下一篇:二甲苯南北显著倒挂 短期难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