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集团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主要经营水泥、轻质建材、玻璃纤维及玻璃钢制品以及工程服务业务。下设9家二级子公司,拥有北新建材、中国巨石、凯盛科技、洛阳玻璃、瑞泰科技、中国建材6家上市公司平台。 根据公告,中国建材集团(含中材集团)资产总额4562亿元人民币(截至17年6月30日)。拥有水泥熟料产能5.3亿吨、商品混凝土产能4.3亿立方米、石膏板产能20亿平方米、玻璃纤维产能195万吨、风电叶片产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水泥工程市场和余热发电国际市场领域处于世界第一。 幸福的来临总是如此地让人猝不及防,或者说,许多好东西是需要考验需要等待的。例如最近的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的合并(希望你买的是中材股份),既然事情已经米已成炊,是否还有必要写篇文章讨论?答案是有的。根据国家要求的国企改革要在17年年底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样的资本平台上的整合是不够的。但这样的整合是一个象征,就是上层建筑大概率就已经搭好了,上层搭好了,接下来就好弄了。而两个集团还有其他上市平台和未上市业务,可以大胆地推测,下半年大概率还会有实际的行动出来。所以,两建合并的大戏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这个概念,还是有投资机会的,但需要重新押注。 此外,董事会亦表示,公司现正考虑对董事会成员组合作出若干变更。于公告日期,并未就落实有关可能变更作出决定。公司此前8月底公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集团收入达6.11亿元,同比减少5.81%;毛利1.12亿元,同比减少14.42%;但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15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每股基本盈利0.033分,不派中期股息。 所以,两只股票的套利逻辑现在来看个人觉得性价比是不高的,但是,在正式换股之前,或许还有机会,值得继续关注。
1、重组的完成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三个月,期间只有3.52%的溢价,在港股牛市的现在,这样苦等时间和机会成本太高。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样做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 从上图中,我整理了中材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并按业务进行稍微的分类(除去中材股份与中国建材),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