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3323.HK)与中材股份(1893.HK)合并后,是转场还是坚守?(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11-05 19:11
宋江的故事 大脑学院游戏 大圣传之齐天情圣 大唐天帝传txt 大唐武修 大灾难物语 淡淡汤 倒瘾帮 易易亲电影

大市全天共成交899.17亿港元,与上个交易日基本持平,但仍处于千亿下方。南下资金全天净流入21.64亿元,与上个交易日相比有明显增加;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14.72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6.92亿元。港股通全天共成交108.79亿港元,重上百亿水平,且与上个交易日相比有所增加,占总成交额的比例为12.1%,重回两位数。

  三、港股通板块

今日港股通标的中涨幅前五的个股是超威动力(00951.HK)、民银资本(01141.HK)、比亚迪股份(01211.HK)、和谐汽车(03836.HK)、丘钛科技(01478.HK)。

  此外,对于外界发布关于本公司未来的文章,公司集团并没有新的业务发展计划。

  在16年合并后,中国建材(包括中材股份)就已经成为水泥产量上的霸主,产能居中国第一,而且从量级上前几名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玻璃:洛阳玻璃(600876.SH/1108.HK)、凯盛科技(600552.SH)

  周二港股市场三大指数纷纷收涨,其中恒指今日整体呈高开后的逐步震荡走低态势,最终仅微升0.06%,报27972点,收出下影阴线;国企指数收报11242点,涨0.19%;红筹指数收报4349点,涨0.47%。

  不过瑞信指出,这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利润,因双镜头有较高的售价及毛利。

  中国建材(3323.HK)与中材股份(1893.HK)合并后,是转场还是坚守?

  幸福的来临总是如此地让人猝不及防,或者说,许多好东西是需要考验需要等待的,例如最近的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的合并(希望你买的是中材股份),既然事情已经米已成炊,是否还有必要写篇文章讨论?答案是有的。宏观来看,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下半年,国企混改是明确是要加速的,对于中国建材,是否还有投资机会,是转场还是坚守,这是个问题。而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今日前10位沽空比率最高的个股分别是港灯SS(02638.HK)、时代地产(01233.HK)、都市丽人(02298.HK)、康师傅控股(00322.HK)、数码通电讯(00315.HK)、越秀交通基建(01052.HK)、华润置地(01109.HK)、中国中车(01766.HK)、中国医疗网络(00383.HK)、西藏水资源(01115.HK)。

  中国建材集团要把上司公司打造的是专业化的集团平台。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在水泥、玻璃纤维等多个业务板块具有重合之处,中国建材擅长水泥、玻璃、轻质建材、玻璃纤维等建筑材料,而中材集团擅长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非金属矿业三大产业,通过业务重组,那么这些重合的行业就会并有可能并到一起,并剥离其他业务,对现有上市公司进行业务重组就是一个大方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4.3 比亚迪股份(01211.HK)大涨超10% A股大涨7.64%

  4.8 华南城(01668.HK)稳步向上 收涨4.2%

  重组后,合并后的中国建材股份成为中国最大的建材上市公司。截止至6月30日,中材股份总市值144亿,PB 0.7倍,中国建材总市值266亿,PB 0.54倍,如果保守按PB 0.6倍来算,为418.98亿港元,而由于中材股份和中国建材的业务重合度比较大,合并后而形成的规模效应,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会相应提高估值。这是总体来看的,而就从近期来看,与合并后的中国建材相关的投资机会仍然存在。

中国建材(3323.HK)与中材股份(1893.HK)合并后,是转场还是坚守?

  4.6 充电桩标的泰坦能源技术(02188.HK)放量大涨10.19%

  内房股再度亮瞎全场 资金仍不忘挑“中小型”

新媒体管家

  一、

  可以看到,作为总过最大的两个建材公司,而这些建材大部分又处于产能出清的过程中,两家公司业务繁杂且存在大量重合。从下图可以看出,这次的整合,是两个集团的平台公司的大整合,是去年两个集团后业务合并的第一步工作,实际上的业务问题仍在存在,这次的整合,只是在上市公司层面搭了一个平台。根据国家要求的国企改革要在17年年底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样的资本平台上的整合是不够的。但这样的整合是一个象征,就是上层建筑大概率就已经搭好了,上层搭好了,接下来就好弄了。而两个集团还有其他上市平台和未上市业务,可以大胆地推测,下半年大概率还会有实际的行动出来。所以,两建合并的大戏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这个概念,还是有投资机会的,但需要重新押注。

  而中国建材股份和中材股份旗下的上市资产有:

中国建材(3323.HK)与中材股份(1893.HK)合并后,是转场还是坚守?

  2、最重要的是,由于前期预期已经充分反映,再度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合并完成那天也不排除会有获利盘抛售的压力,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小,相对的3.77%的空间实在太小,不值得冒险。

  2、中长期来看,新中国建材,资产发生大变动,这个股票的估值未来的投资逻辑大概率是会发生变化的,这里面有什么机会?

  永达汽车(03669.HK)今日股价现大幅上涨,收盘报11.62港元,涨6.02%,成交9756.18万港元,最新市值为208.660亿港元。

  热点快速轮动 恒指维持震荡本周收跌1.02%

  中材集团则是中国非金属材料行业中惟一以研发、工业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服务、生产一体化业务模式经营的公司。主要从事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玻璃纤维、水泥和高新材料业务,是国内第二大建材企业集团。中材集团也拥有中材科技(002080,股吧)、中材国际(600970,股吧)、中材节能(603126,股吧)、祁连山(600720,股吧)、天山股份(000877,股吧)、宁夏建材(600449,股吧)、国统股份(002205,股吧)7家上市公司平台。

  水泥产业:宁夏建材(600449.SH)、祁连山(600720.SH)以及天山股份(000877.SH)

  2、最重要的是,由于前期预期已经充分反映,再度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合并完成那天也不排除会有获利盘抛售的压力,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小,相对的3.77%的空间实在太小,不值得冒险。

  首先,这是两个集团合并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运作,而中国建材(3323.HK)与中材股份(1893.HK)的吸收合并形成的新中国建材将成为最为核心的平台。中国建材的国企改革才刚刚开始,两个大上市平台的合并既是一个改革的信号,也是改革的第一步,但需要重组整理的上市公司资产和非上市资产还很多,就注定了这次的改革是一次持续的过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其他资产和业务的整合有望在下半年就会有进展。而合并后的投资方向主要由两个,一个是旗下上市公司的专业化重组,一个是集团优质资产的注入或剥离。无论如何,这样的改革大概率会对新中国建材(3323.HK)这个大平台有着持续性的刺激作用,其中水泥业务的整合大概率会先行,这个整合也大概率会在新中国建材这个上市平台内运行。所以,对于我来说,中国建材集团重组比其他领域的重组有更强的确定性。

  玻璃:洛阳玻璃(600876.SH/1108.HK)、凯盛科技(600552.SH)

  可以看到,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建材公司,这些建材大部分又处于产能出清的过程中,两家公司业务繁杂且存在大量重合。

  而实际上,水泥行业会最有可能成为首先执行重组的业务。在合并公告中,公告有所提及,“由于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分别是国内第一大和第四大水泥生产商,此次合并将提升部分区域水泥行业集中度,公司也将以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参与到水泥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而实际上,在16年8月两集团合并的时候,管理层表示首当其冲解决的就是水泥产能过剩、同业竞争的问题。

  2、中建集团内部其他资产的注入

  鉴于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透露目前国家已启动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的相关研究,未来新能源汽车销售必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因此预计集团新能源业务将很好契合国内电动车发展风口。

  今日港股通标的中涨幅前五的个股是超威动力(00951.HK)、民银资本(01141.HK)、比亚迪股份(01211.HK)、和谐汽车(03836.HK)、丘钛科技(01478.HK)。

  昨日涨25%后下午临时停牌的新焦点(00360.HK),今日复牌,股价继续飙升,收盘报0.81港元,涨63.64%,成交1.15亿港元,最新总市值为37.071亿港元。自9月5日开始启动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截至目前的6个交易日内飙升了261.61%。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维持其‘买入’评级,并维持目标价4.05港元,惟仍低于现价近15%。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合并之前,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分别是全国第一和第二的建材生产商,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业务虽然各有所侧重,但在各主要业务都有着重合。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样做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

  细心一些就能发现,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为800亿港元左右,也就是说,还有大量的资产还没在上市。具体来看:

  另外,公司接获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2017年822辆纯电动公交客车解决方案采购项目成交通知书,公司被确定为该项目标的1及标的2的成交供应商,赢得了此次项目招标的100%份额。

  2016年8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实施重组,组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17年3月8日,完成工商登记,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由之前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由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持100%股权的法人独资公司。

  对于我来说,比起转场,不如坚守。

  受宝马强周期影响,近期相关概念股和谐汽车(03836.HK)股价持续上扬,收盘报4.67港元,涨10.40%,成交2.46亿港元,最新总市值为71.826亿港元。该股自8月24日开始启动一波上涨行情,截至目前的14个交易日内上涨了26.22%左右。

  今日港股通(沪)前十大成交个股是腾讯控股、工商银行、汇丰控股、融创中国、中国太保、吉利汽车、洛阳钼业、中国铝业、新华保险、中国恒大。其中净流入最多的个股是汇丰控股,净流入3.75亿;净流出最多的个股是吉利汽车,净流出9463.68万。

  到这里,第一个问题可以顺便解决,按照今日(9月12日)股票的价格,中国建材的收盘价格是5.03港元,而中材股份的收盘价位4.13港元,按照1股换0.85股的比率,两者之间的隐含溢价仍有3.52%,那是不是就可以套利?

  所以,两只股票的套利逻辑现在来看个人觉得性价比是不高的,但是,在正式换股之前,或许还有机会,值得继续关注。

  华南城(01668)于8月底发布的公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止6個月,附属华南国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8.56亿元,(合并),净利润4.28亿元。

  按照中国建材9月8日收盘价为5.02港元/股,中材股份最新收盘价为3.58港元/股,以此计算,对中材股份H股股东来说,上述方案还隐含了约19.19%的溢价。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4.10 舜宇光学(02382.HK)涨7.12% 8月手机镜头出货量年增95.5%

根据公告,每1股中材股份股票可换取0.85股中国建材股份,即中国建材将发行30.36亿股股份,分别为9.895亿股中国建材H股及20.46亿股中国建材非上市股。交易后,中国建材股份数将达到84.35亿股,其中38.69亿股为H股,占总股本的45.87%,45.66亿股为非上市股,占总股本的54.13%。

  2、中建集团内部其他资产的注入

  木易先生 | 格隆汇·专栏作者股市浮沉五年变才是不变的真理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