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点名32家企业 国家抽检连续两次不合格(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8-12 12:29
妾艾影 骠行天下 绯红色的魔咒drama 绯色官途靠近女市长 玺恩老公 枭女皇后爱劈蹆 柘城县袁伟 炫特区邮编

(十四)中密度纤维板。抽查了11个省(区)160家企业生产的1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40%,检出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7.5%,抽查合格率为92.5%。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静曲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甲醛释放量不合格。从历年抽查合格率看,2014年和2015年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3.0%和94.3%,2016年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1.8个百分点。本次抽查共发现12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吸水厚度膨胀率和静曲强度各有5批次产品不合格,4批次产品甲醛释放量不合格,内结合强度和表面结合强度各有2批次产品不合格。

(十五)地坪涂装材料。抽查了10个省(市)59家企业生产的59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10%,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1.9%,同比上次抽查上升了3.1个百分点。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附着力、硬度、耐冲击性、耐磨性、拉伸粘结强度(标准条件、浸水后)、粘结强度、耐化学性(耐碱性、耐酸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质量浓度、游离甲醛质量分数、苯质量分数、甲苯、二甲苯的总和质量分数、可溶性重金属质量分数(铅、镉、铬、汞)等项目。经检验,共有7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1批次产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质量浓度不合格,甲苯、二甲苯的总和质量分数、可溶性重金属质量分数(铅)和耐化学性(耐酸性)各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本次在集中产区江苏和广东,分别抽查了13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7.7%和15.4%。

(十六)人造石。抽查了8个省(市)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10%。本次为首次人造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检查了莫氏硬度、吸水率、落球冲击、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吸水率、耐污染性、耐化学腐蚀性等13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3%。抽查发现2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1批次产品落球冲击不合格,1批次产品耐污染性不合格。本次在集中产区广东省和广西区,分别抽查了23批次和10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0和10%。

(十七)磷肥。抽查了12个省(区)143家企业生产的143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为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重点对产品的有效磷、游离酸、水分、粒度或细度、包装标识等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1%,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4.2个百分点。抽查发现13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产品总养分项目不合格,1批次产品游离酸不合格,9批次产品水分不合格,2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

(十八)农药。抽查了18个省(市)210家企业生产的21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10%。重点对产品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有效成分悬浮率、水分质量分数、酸度、碱度、乳液稳定性、pH值等1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3%,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0.2个百分点。抽查发现7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3批次产品乳液稳定性不合格,3批次产品pH值范围不合格,1批次产品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不合格,1批次产品水分不合格。

(十九)脱粒机。抽查了9个省(区)59家企业生产的59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脱粒机生产企业总数的39.3%,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0.2%,同比上次抽查上升了1.9%。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喂入装置、防护装置、紧固件、噪声、轴承温升、空载运转、安全标志等7个项目。经检验,共有6批次产品不合格,均为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喂入装置2项次,防护装置1项次,紧固件6项次,轴承温升5项次,安全标志10项次。

(二十)农用薄膜。抽查了12个省(市)90家企业生产的9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10%。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1%,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2.2%。本次抽查产品主要为明示符合标准要求的棚膜和地膜,从抽查数据看,棚膜抽查合格率为100%,地膜合格率为98.5%。重点检验了产品的拉伸强度(纵、横向)、拉伸负荷(纵、横向)、断裂伸长率(纵、横向)、直角撕裂强度(纵、横向)、直角撕裂负荷(纵、横向)和透光率等10个项目。经检验,1批次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涉及厚度极限偏差和平均厚度偏差。

(二十一)滴灌带。共抽查了10个省(市)70家企业生产的70批次滴灌带产品,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14%。产品范围包括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和内镶式滴灌带。重点对外观、内径极限偏差、壁厚极限偏差、滴水孔/滴水口间距偏差、流量均匀度、抗堵塞性能、耐静水压试验/耐静水压性能、爆破压力、拉伸性能/耐拉拔性能、不透光性、炭黑含量等11个项目进行了检验。经检验,30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2.9%,其中,流量均匀度3批次、拉伸性能/耐拉拔性能18批次、炭黑含量19批次。本次抽查了集中产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39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6.2%。

(二十二)安全帽。抽查了9个省(市)60家企业的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有证企业总数的17%。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垂直间距、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防静电性能、电绝缘性能、侧向刚性、阻燃性能、耐低温性能等11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6.7%,同比上次抽查持平。抽查发现4批次小型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其中高温冲击吸收性能、低温冲击吸收性能和浸水冲击吸收性能分别有3批次、2批次和1批次产品不合格,低温穿刺和浸水耐穿刺性能各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

(二十三)安全带。抽查了6个省(市)50家企业生产的5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安全带生产企业总数的一半。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零部件(盐雾试验)、整体静态负荷、整体滑落、零部件静态负荷、零部件机械性能、整体动态负荷、零部件动态负荷等7项指标,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6%,同比上次下降了8个百分点。本次抽查共发现3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2批次零部件(盐雾试验)不合格,1批次零部件静态负荷不合格。

(二十四)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抽查了12个省(市)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总数的15%,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4.2个百分点。本次抽查检验了产品的摩擦系数、磨损率、指定摩擦系数允许偏差、冲击强度、剪切强度、热膨胀率、压缩应变(常温、400℃)等8个项目。经检验,共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摩擦系数、磨损率和指定摩擦系数允许偏差不合格。本次抽查在集中产区河北、浙江和山东分别抽查了10批次、9批次和9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0、11.1%和11.1%。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