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长伟强调,广清一体化作为“桥头堡”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已经提升为省级战略,对于清远借助珠三角特别是广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振兴发展,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效应,是清远完成“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的最主要抓手。 今年6月,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广清产业园”)清城园区,成立刚满2年。它处于广州、佛山、清远三市交界的偏僻之地,原本杂草丛生、砖厂遍地。广清产业园由广州开发区主导开发和运营管理,清远市则充分授权,将66项职权授予园区管委会。 两年之间,这里已经大变样。前来考察的企业络绎不绝,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副总指挥,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目前,广清产业园已经引进70多家企业,计划总投资359.78亿元。当中有七成多来自广州,不乏欧派、白云电器等广州著名企业的身影。 “广清一体化,更重要的是两地资源如何共享互补,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广清产业园的建设,为广州企业的扩张提供了空间。”李新全举例道,广州一家著名家具企业因为土地紧张,10多家厂房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各地,申请了三四年却拿不到一块完整的数百亩土地。广清产业园提供了800多亩的连片土地,使得企业扩张成为可能。 “一些企业对粤东西北当地的政务环境不了解,不想转、不敢转。广州开发区的品牌效应,使得珠三角企业加快了转移的脚步。” 黄伟华预计,到2020年,产业园的工业产值将达到16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清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万平方公里的清远,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尴尬,南部靠近珠三角发展快些,北部山区则发展慢些。李新全表示,清远为此提出了两个行动计划:南部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北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清远的农村综合改革也走在了全国全列,在农村土地资源、财政涉农资金、涉农服务平台等方面诸多改革,使得这两年清远农民收入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要让当地农民富起来,粤东西北不一定要牺牲环境引进有污染的重大项目。深挖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 南方杂志记者/郭芳 发自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