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小米同样奉行低利润策略。2011年,小米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M1定在了1999元的价格,而当时同等配置智能手机的价格普遍都在3000元以上。通过让利给消费者,小米获得了一大批消费者的认可。2013年8月,小米更是进一步推出了红米手机,将智能手机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的大规模普及区间。截止到今年7月,红米品牌手机一共售出了超过1.1亿台,平均每秒售出1.21台,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手机”。 老冀注意到,与其他超市不同,Costco采用收费会员制,会员能够享受到非常多的优惠和服务:每天Costco会推出很多超低价格的商品,还经常举办试吃活动,而且试吃的食物分量十足,都能够抵上一顿饭了。会员在Costco加油还能够享受最低价,购买的商品不满意了就可以随时退货。正是因为Costco为会员提供了多而勤的互动,2014年商品销售给Costco带来了10亿美元的利润,而会员费则达到了24亿美元,续费率达到了惊人的90%。 与Costco类似,小米从创立伊始就采用了网络直销的方式,砍掉了中间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如今,当小米的销量达到了一定高度,网络直销满足不了消费者所有需求的时候,小米又启动了同样高效率的线下直销模式——小米之家,仍然坚持高效率。 小米的用户活跃度要远远高于其他手机品牌。在友盟发布的2016年6月安卓手机活跃度排行榜前十名中,小米手机竟然独占7席。此外,小米还通过各种增值服务,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例如,MIU系统吸引了海量的手机桌面和主题,用户可以免费试用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老冀下载的手机主题就不止100个。此外,MIUI系统还与订餐、快递、观影等各种主流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无缝连接,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例如,MIUI用户呼叫顺丰快递上门寄件,只需要一键就能搞定。 1983年当Costco年在西雅图开设第一家门店时,沃尔玛已经成立20年并且成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公司。谁也不会想到,只用了20年时间,Costco就成了沃尔玛在美国最大的对手。Costco是如何做到的?当沃尔玛将货架上的商品种类增加到几十万种的时候,Costco却只做了4000种,而且每一种商品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例如电视机一共只有两个品牌,但是质量和体验要做到绝对的一流。 小米同样做到了少而精。2011年小米推出第一部手机M1的时候,大部分主流手机厂商都奉行“机海战术”,一年推出几十款甚至上百款手机。而小米却只做了一款手机,把M1做到了极致。直到现在,小米每年也只会推出很少的几款手机、路由器和电视,保证每一款产品都是精品。 小米同样借鉴了Costco的理念。早在小米手机推出前一年,小米就吸收了核心用户参与MIUI系统的开发,很多的产品功能均广泛吸取了用户的意见。如今,MIUI已经拥有了超过2亿的用户,仍然能够保证每周更新一次。 不过老冀也注意到,与Costco长达30多年的历史相比,小米只是一家成立不过6年的公司,在有些方面做到还不够到位。例如,要实现老冀前面所总结的“一高”(效率高而直),小米就还需要在以下两大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在Costco诞生之前,沃尔玛已经对美国零售业做了一次革命,通过“天天平价”将整个行业的毛利率从45%拉低到了22.5%,而Costco则更进了一步,将自己的毛利率降到了6.5%。在Costco,一份热狗加上一份苏打水的价钱始终是1.5美元,30年从来没有变过。Costco还规定,任何一种商品的毛利率都不允许超过14%。 对于现在的小米来说,学习Costco的运营模式固然重要,更关键的则是学习Costco那颗持之以恒的“初心”。 一低:利润低而久 前面在前面也谈到,Costco一直坚持低毛利率,却仍然能够高速扩张并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连锁零售企业,秘密就在于Costco的运营效率非常高:Costco砍掉了一切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商手中进货;Costco采用了大量的IT工具代替人工,门店中的服务员数量很少,最大程度地节省了人力成本。 这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小米自建的线下渠道——小米之家。截至今年6月底,小米已在全国开设了27家小米之家,其中有5家门店的月销售额过千万。据老冀了解,这个销售额相当惊人,其坪效已经接近苹果中国零售店的水平。这也说明,小米在零售模式创新、高效率运营层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小米联合创始人雷军和林斌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宣布,2016年将建成50家以上的小米之家商场店,2017年将有望达到200家。 其实,小米在发布任何一个产品,包括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如电饭锅、耳机、移动电源的时候,均坚持低利润的一贯策略,产品的价格往往会是同行同等配置产品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这也让小米赢得了“价格杀手”的称号。 7月27日,小米发布的红米子品牌的旗舰机红米Pro采用了联发科年度旗舰Helio X25十核处理器、硬件级实时背景虚化的双摄像头、高光阳极氧化的拉丝全金属机身、100% NTSC色域的OLED屏幕等硬件配置,这些硬件很少用在2000元以下的机型,这也说明了小米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