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是,消费者缺乏专业的行业知识,很多都不了解国家标准与区域标准的区别。尤其是深圳如此大胆严厉的涂料政策,尽管本意是希望为市民营造出更为环保健康的环境,但是普通的消费者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去了解这些指标到底有多严格、政府对环保多么重视,他们只是直观地看到了“好多涂料产品不合格啊”。这样的话,消费者的信心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也是一种对抽查结果的误读。 其实,深圳走的环保方向完全正确,涂料企业们也是拥护“油改水”的发展趋势的。譬如中华制漆的主席助理杨献先生,同时担任中国水性木器涂料产业联盟主席一职,一直为推动水性木器涂料的产业化辛勤奔走,为水性木器涂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指导之下,中华制漆在水性环保涂料上持续投入,精益求精,今年刚刚获得了“中国水性木器漆涂料发展特别贡献奖”,还曾被列入“水性涂料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而且是入选品牌最多的企业。可见,这些知名企业眼光高远,一直都是支持政府的环保政策、支持“油转水”大方向的。可是由于政策收紧的速度太快,一下子颁布了非常严苛的标准,使得这些企业在深圳有部分产品被打上了“不合格品”的标签,这么做是否有点“冤枉”他们、有点反而打击了他们的一片环保之心呢? 笔者认为,深圳在环保方面的所下的决心与力度始终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举措上,应该增加沟通交流,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循序渐进的调整。同时也要注意对普通的消费者所传播的信息。比如这次抽查,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的手段,本身没有任何争议。但是考虑到深圳标准的严格如斯,如果能同时公布深圳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对比,或者公示不合格品中哪些其实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也许就不会引起这么多的争议与误会,消费者的信心也不会因为自身不专业的误读而受到干扰。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案例。更多的工作还需要我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才能做得更好。也希望未来我们的涂料产品能越做越强,无论面对多么严苛的标准,都能拿出无可挑剔的表现!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