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落到实处的工作让渝北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15年,渝北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8天,同比增加43天,连续三年位列主城区第一,PM2.5浓度同比下降13.1%;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场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道路交通噪声同比降低0.2分贝。 俯瞰泉世界--谢凤华 摄 同时,渝北将认真抓好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并进一步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该区将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中小学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绿色创建。 果塘公园 在此思路的引领下,以溢思得瑞国际创新创业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渝北。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孵化器,溢思得瑞融合了科技、投资、咨询和新媒体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创新模式和前沿的经营理念,是一家致力于培育高科技初创型企业的新型产业集团,该企业本身和其孵化的项目均是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产业。 同时,渝北还加强了生态法制建设。该区建立健全了环保法制联动机制,环保和公安部门加强了协作办案;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法律工作制度。截至去年12月,全区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0件;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及时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去年,该区共查处市“12369”中心转办案件6641件,承办市政府、市环保局交办环保投诉案件67件,做到了100%查处、100%回复,满意率达96.7%。 笔者从渝北区文明办了解到,2015年该区努力践行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去年,该区申报国家级生态镇2个,古路、大盛、洛碛镇成功创建为市级生态镇。同时,分别有5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村,19个村成功创建区级生态村。 绿色引领 政策驱动 而今年,渝北区将继续抓好生态镇、村的创建活动。除认真巩固国家级、市级生态镇(村)创建成果外,还将继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 玉峰山新村 文/陈学军 涂黎(图片来源:渝北区环保局) (责任编辑: HN666) 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是渝北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构成因素,生态文明建设一直以来都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而成功创建我市首个“全国文明城区”并连续三届荣膺此项殊荣(2008年创建成功,之后连续两届实现保牌)的成绩背后,也反映出该区生态文明水平的持续巩固和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纷呈“将绿色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支撑产业来发展;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绿色环境。”自从确立了生态文明事业更高的建设目标后,渝北区更加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并以此来引领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 环保“五大行动”在渝北也得到深入实施。去年,该区切实有效地推进“五大行动”各项工作开展,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环保突出问题。开展了城区加工业防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整治行动,截至去年12月,共查处施工工地环境违法案件32件,并依法严格实施了处罚;开展了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龙山路、桃园大道等餐饮油烟示范街建设;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行动,对朗萨家私、长安渝北工厂废气扰民等环境突出问题进行了大力整治;另外,渝北区还加强了环境风险排查,去年全年辖区内未出现环境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