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大概是最难以有创新的行业,不但产品设计大同小异,颜色也一向整齐划一,只有白色。但不走寻常路的科勒,打通了制造工艺难题,创新性地以一批一体化彩色系列浴室产品,掀起了一场卫浴产品的色彩革命。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卫浴产品也可以是嫩绿、天蓝、淡紫或者棕色的。第二年,科勒更是在行业中第一次大胆推出全黑卫浴系列,该系列产品入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更是验证了制造业中也有艺术创造的价值。 由此,沃特成功地赋予了科勒深深的印记。坚信艺术和创造力不可或缺,坚持不懈地向消费者传达审美,构成科勒在行业中独有的品牌特征,传承至今。 " 史上最枯燥家务的终结者 " 沃特初中辍学,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终生酷爱阅读,以自学获取了超乎旁人的才智。同时,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的孙子回忆他时,印象最深的是 " 他觉得工作太过重要,无暇等待 "。据说,精力充沛的沃特热衷于亲临现场,每天傍晚,他都会穿上工作服出现在工厂,他想了解的不仅是各种生产问题,更包括大家对新产品的想法。 其实,在卫浴产品领域节节攀升之际,沃特从来不仅仅将天地囿于卫浴。作为企业家,他对商业机会嗅觉灵敏。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勒便曾主动出击,短暂地调整生产重心,负责为美军生产矿用锚索、射弹和炮弹。 1920 年,沃特更是决心为科勒新增发电机业务。 那时,美国的电网还没有辐射全国,许多乡村地区想获得电源,只能购买发电机。而科勒的首席研究工程师发明出一款无需使用电池的汽油驱动发电机。凭借研发、生产及渠道的优势叠加,科勒成为美国第一家提供家用备用发电机的公司。事实证明沃特的决定是正确的,此后该项业务发展顺利,业务范围还从汽油发电机扩大到柴油发电机。 电动水槽 - 世界上第一个电动洗碗机 / 来源:《敢创之旅:科勒百年传奇》 头脑灵活的沃特,还将发电机和厨卫相结合。1926 年,科勒推出第一台电动水槽,这是洗碗机的前身,号称 " 史上最枯燥家务的终结者 "。因超越于天时,这一产品后来停售,但此后科勒推出的电力洗衣机则大获成功。事实上,直到今天,以发电机和小型引擎制造为主的动力业务,依然是科勒公司的支柱产业之一,科勒也是电力产品中高品质的代名词。 不过,尽管在商业版图上左突右冲,沃特也不是万能的。就在他带领科勒终于成为美国第三大水暖产品公司后,没过两年,史上最触目惊心的大萧条开始了。一时间,民不聊生,而裁员、倒闭成为企业界常态。 沃特的选择令人震惊,他沉着下令科勒继续开工,产品销售不出去就先囤积起来,以此来维持工人的工作量。从 1929 年一直到 1931 年,科勒都坚持保留所有员工,且发放全额工资。直到 1932 年,美国卫浴行业的销量已经跌掉 90%,仅为之前的十分之一。次年,实在无力支撑的科勒才开始首次裁员。 也正是在大萧条开始这一年,沃特在担任科勒总裁的同时,还当选为威斯康星州州长,直到 1931 年届满结束。据说,他的从政生涯并不完美,但积极介入商业之外的领域至少能说明,沃特希望在更大的范围里做出贡献,谋得更广阔的成就。 理想可以照进现实 其实,早在 1912 年,沃特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了。这一年,科勒历经自创立起的三次更名,最终将名字定为最简洁的科勒公司(Kohler Co.),公司所在的镇也相应更名为科勒镇。此地本为科勒公司工人自发汇聚而成的工厂生活区,当年工人们已经在这里自建了 40 多栋房子。而沃特则对这个小镇的图景进行了更深度的思考。他聘请美国当时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奥姆斯特德兄弟(Olmsted Brothers)——后者曾设计过纽约中央公园——不但为科勒镇设计景观区域,而且为其编制了五十年周期的发展规划。这对一个工厂生活区来说,实在罕见。 从某种角度上看,沃特正如中国民国时期的张謇、卢作孚,抱有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在他们眼里,商业并非全部。作为企业家,沃特希望员工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拥有自己的住房,生活得足够惬意。与此同时,沃特还给予了员工充足的自由。员工购买公司建造的房屋时只需出成本价,并可以从科勒房屋和贷款协会取得低息贷款。而且,一旦购买完成,员工便享有自主的处置权,可以再次转让房屋,且不需向公司报告。 为照顾单身移民员工,1916 年,沃特又在科勒镇中心建造起一个拥有 250 个房间的社区作为单身员工宿舍。这个名为 " 美国俱乐部 " 的社区租金低廉,但洗衣房、餐厅、阅览室、棋牌室、理发店、健身房、啤酒吧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不但如此,俱乐部里还有夜校,供员工在职学习。 精心规划和大力投入之下,科勒镇如沃特期待的那样日渐繁华。这里逐渐发展出乐队、合唱团、摄影俱乐部,以及各种体育联赛、马戏节等,同时保持着绿草如茵、花园般的美丽。 赫伯特 · 科勒父子 / 来源:《敢创之旅:科勒百年传奇》 1940 年,沃特与世长辞。他的弟弟赫伯特 · 科勒 ( Herbert V.Kohler Sr. ) 接任首席执行官和总裁,1968 年,郝伯特去世后,交接棒又正式传到了第三代小赫伯特 · 科勒 ( Herbert V. Kohler Jr. ) 手中。 郝伯特父子在任期内,进一步夯实了科勒品牌的世界影响力,并保持了公司一贯跨越制造与艺术、持续创新的特征,将科勒带上新的征程。尤其小郝伯特,1968 年他接班成为公司副总裁时,科勒公司的年销售额为 1.11 亿美元,而 2015 年他退居二线时,这一数字已达 60 亿美元。 郝伯特父子还主导了科勒镇的第二个五十年发展规划。小郝伯特任职期间,在科勒镇先后建设了高档商业中心、高尔夫球场,并将美国俱乐部改造为一家五星级庄园酒店。时至今日,科勒镇早已不再以科勒公司员工居住为主,但却依然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宁静的小镇之一。整个小镇曲径通幽、绿树成荫,位于其中的美国俱乐部更如世外桃源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