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除了产品本身之外,欧派、博洛尼、金牌和志邦,四大企业赋能的是产品的整个供应链,为此,从新型材料的革新应用、智能化工厂的产能供给、智慧物流的仓储和配送、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打造等多维度正全方位发力中。 作为专注厨房更懂生活的行业领军品牌,志邦家居打造的“3.8男人下厨节”已成了一大IP; 金牌厨柜在高端橱柜市场有了颇高知名度,“全方位的高品质厨房的保障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10年品质承诺也体现了其专业能力。 从全屋定制到大家居、到整家、到整装,家居定制行业内热词不断,从衣柜、橱柜到阳台定制,家居定制行业的品类也在不断延伸,过去的2021年可以以“言必谈定制”总结。 坚持长期主义 持续发力IP打造 博洛尼近年基于消费逻辑,发布新品频率明显增加,以2022年3月14日在北京发布的新品科莫COMO- H橱柜为例,白色融为一体辨识率极高,而在智能电动平移岛台黑科技和智能小博管家的加持下,产品在艺术层面之外多了智慧元素,而通过建立以设计师、安装师傅、管家为核心的联盟,将原本的售后服务前置,从消费者消费初期到项目完成全程跟踪。 欧派橱柜-产品案例 随着中国定制市场红利优势逐渐降低,市场越来越难,弊病开始凸显——行业毛利率稳步下降,成本不断上升,弱化了核心竞争力,矮化了自身的品牌。未来要扭转这一局面,仍需从提升消费者认知和提高流量质量入手。 然而,通过细分品类数据比对发现,衣柜、木门品类的增速均略高于橱柜品类,甚至以橱柜起家的4大定制企业中,欧派家居、博洛尼的衣柜营收占比均超过橱柜营收,志邦家居、金牌厨柜的衣柜产品业绩增速也远远高于橱柜产品。 志邦橱柜-产品案例 欧派成立28年以来,“有家有爱有欧派”已注入大众消费认知层面; “消费者一旦对橱柜品牌有了共性认知,橱柜的流量入口效应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红利,低价竞争和送产品,本就是个无底洞,更是伪命题,对品牌定位的杀伤力非常大。另外,从客户的分类来看,当前客户分为:毛坯、精装、旧改,后面两种类型的客户,根本就用不到整家定制中的橱柜产品,但这种做法会严重透支品牌价值。后面两个类型的客户,更关注的是产品升级,他们更关注品牌的专业性。”对于这一行业现象,红星美凯龙定制事业部总经理李占强提到。 “我们希望通过红星美凯龙强大的运营能力,从流量质量、流量转化上帮助经销商。”定制事业部总经理李占强认为,橱柜品类节绝不是简单的“造节”,而是同时向品牌和市场抢占高地。“既做品宣,又做转化。”通过“橱柜品类节”,向消费者和经销商传递和赋能专业品牌价值。 家居行业整体属于慢行业,进化迭代速度较慢,客户净推荐值较低,消费体验整体较差……这一系列的现状均亟待改变,也将掣肘包括橱柜在内的定制家居的向前发展;但我们也看到,随着部分定制橱柜头部品牌的坚持,以及对橱柜品类专业化垂直能力的锻炼,这个市场也逐渐释放出更多可能性。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国内整体橱柜品类经营面积比例稳定的情况下,进口橱柜品牌数量则从16个快速上升到28个,经营面积占比实现了翻番。 向内增速不敌其他品类,向外面临国外品牌对高端市场的蚕食,国产定制橱柜企业正面临从大到强的升级变革中,如何强化品类竞争力,如何进一步获取高端市场的份额,如何破局重生,这正是定制橱柜下半场竞争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红星美凯龙坚持强化橱柜定制品类,引导全国商场规划独立的橱柜区域,并且设置在更低的楼层、更优势的区域,推动进口橱柜和国产橱柜两翼齐飞,助力品牌以专业成就高端。 只有手握用户口碑的品牌才能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只有抓住消费者的心智才能提升流量质量、流量转化,品牌建设是企业高质量增长必不可缺的一大引擎,如何提升品牌调性仍是当下橱柜企业应该重视的一大课题。 事实也是如此,随着存量房时代的到来,二次装修用户具备一定装修经验,对家装产品质量、品牌具有更高的认知,价格战下的传统“套餐”产品品质与服务均难跟上,用户对品牌期待值自然大打折扣。 重专业提调性 抢占市场高地 从零售渠道占比来看,以红星美凯龙公布的2016年至今的经营面积数据为例:橱柜品类在红星美凯龙经营面积比例一直维持在3.5%左右的比例,不像定制衣柜有快速上升。 据统计,定制家居的市场渗透率在2021年进入新高,根据过去渗透率提升速度以及地产销售数据测算,2021年,我国的定制家居行业整体渗透率为42%,这一指标在欧美约为60-70%。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衣柜或其它品类的45%和28%,橱柜渗透率为61%。 流量红利未止 秘钥是流量质量 于中国市场而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从单品到空间,从单一空间到多空间,越来越整体化,定制家居一直是家装的重要流量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