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3月份以后,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推动复产复工,及时给予政策照顾促进经济恢复,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也处在这一潮流中。3月复工,4月基本恢复正常,5月延续良好态势,然后在6月开发投资额同比重新恢复正值,房地产方面整体复苏较快。一方面,受益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房企对于后期经济形势的肯定和需求认可,及房地产行业的坚强韧性支撑。 从钢厂的出货情况来看,唐山地区由于停产检修整体成交下降明显,山西及山东地区钢厂的开单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企业成交增加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企业的正常发货及贸易商在期货上涨后对后期信心有所增加,存在补库的情况。 根据卓创房地产用钢量模型来分析,建筑钢材房地产用钢量依旧维持上涨势头,随着7-9月份市场资金的不断缓和,市场流动性持续增加,房企资金压力逐渐减少,且整体公共安全事件影响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汛期过后部分地区工地或有赶工期行为。 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94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降幅比1—5月份收窄3.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6%,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26.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20.7%。 钢厂库存呈现低位盘整为主,截止到7月10日企业库存为312.68万吨较上月环比增加2.94%。企业库存与社会库存不一致在于企业库存并非一路上行,而是震荡为主,整体库存维持在300-370万吨之间。企业库存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钢厂的生产情况与下游需求的博弈。从库存的走势来看,印证了阶段性的检修及下游需求的变化。 从开工率、产量及库存情况来看,建筑钢材目前处于供应略大于需求的局面。供应主要在个别地区出现下降,但需求却属于全国性萎缩。建筑钢材社会库存连续4周出现上涨。
目前建筑钢材供需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需求萎缩要比供应量下降更加明显,在房地产数据不断向好,资金逐步宽松的背景下,建材供需矛盾或最早在7月下旬开始缓解。下面我们将从供需两大方面去分析。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27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增速比1—5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97536万平方米,下降7.6%,降幅收窄5.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1583万平方米,下降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