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两依藏家具:在对比中看见真正的美(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5-26 17:34
wwww.54271.com 高官的新宠19楼 luanlundexiaoshuo luanlunhenhengan 重生之转世皇者 神墓之萧然 小s邱爽 宋妍甄 大象网晓华探案 校园女狼 我的天才相公 馨宜旗 爱你才同居 豪门猎情

  当米高·克雷默就着手电筒的光,仔细察看两依藏所藏的一对17世纪中国橱柜的底部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巧合:“我并不是中国家具的专家,可就连我都能看出眼前的这件家具和我所经营的法国家具的相似之处,这太令人著迷了!”

  冯依凌也同样惊讶于这个发现。“我们决定回去好好研究。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调查,而且据我们所知,从没有人做过这种类型的研究。”“我们请教了一些家具专家,把法国宫廷家具和中国皇室家具放在一起比较,发现了所有共同点。”

  而后,他们决定将这个发现在两依藏一周年之时,即2015年2月分享给世人。于是,冯依凌与米高·克雷默各自拿出家族藏品,“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就在两依藏面世。

图4 路易十六时期雕花木座椅一对 & 路易十六时期红木游戏桌

图4 路易十六时期雕花木座椅一对 & 路易十六时期红木游戏桌

  当18世纪的中国遇上18世纪的法国

  展览展出的古董家具涵括了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路易十五(1720~1774年)、路易十六(1774~1793年),以及中国清朝的康熙(1661~1722年)及乾隆(1735~1796年)时期的约60件家具。

  特分设法国展厅和中国展厅,一边是西洋钟、西洋画、狗窝等欧式陈设,另一边是古色古香的传统清式书房。借助这些来自于18世纪的家具,历史在这里被还原,更将彼时位于世界两端的两大帝国,浓缩在了这个博物馆中。

  另外一个看点还在多个展区内,那些分别来自两国按种类并列展出的椅凳、灯座、桌子、屏风、书柜、床具等家具。一对对“表兄弟”出现在人前,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它们会如此相似。

  在两依藏博物馆的二楼展厅展出的“文房中的小宇宙:百件风雅文玩器物”,是与伦敦著名收藏家马克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合作展出的文玩展览。以陈列或复原的形式,集中展示了10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明清古董工艺精品。

  在两依藏博物馆的二楼展厅展出的“文房中的小宇宙:百件风雅文玩器物”,是与伦敦著名收藏家马克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合作展出的文玩展览。以陈列或复原的形式,集中展示了10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明清古董工艺精品。

  让法国人为之痴迷的“中国风”

  回头翻看历史,我们可以发现18世纪是中国近代早期最有活力的一个时期,同时期法国是欧洲“中国热”当之无愧的中心。中国家具是当时法国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路易十四及王后和王子都喜欢中国家具,在巴黎郊区莫东王子有两套寝宫,完全采用中国装饰和布置。

  他们的桌、椅、凳和床、橱、柜,其造型与装饰图样,都受到了中国传统装饰文化的强烈影响。

  罗浮宫博物馆荣誉策展人丹尼尔·阿勒古夫(Daniel Alcouffe)在展览图录撰写的序言中,提及欧洲人对中国家具的看法:“法国人简直为之着迷,甚至为中国家具注入法国特色,打造成艺术品——好像在陶瓷花瓶配上镶铜鎏金,或者拆开漆器屏风的扇,放在斗柜上作装饰。”

  他们请来中国的工匠,在家具上画上中国风土人情画面。最常使用的人物一般是满清官员或妇女(如展览中的路易十六时期桃花心木四扇围屏)。他们在橱柜上画上法国人概念中的中国山水——远处山峦起伏,宝塔耸立,近处是角上翘的亭阁,舞榭亭台,有人泛舟水上,有人岸上嬉戏。在看到中国的仿竹式家具时,以为“中国贵族”的家具真的由竹子制成,于是也为他们的贵族们仿制竹桌(如展览中的路易十六时期仿竹长方桌)。

  而今,法国18世纪经典家具作为时代象征,在世界各地多家著名的博物馆收藏展出。这让我们不禁期待,作为被这些经典模仿的18世纪中国家具,又值得怎样的关注?

  一位观展人在看过“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后感叹:越是价值连城的经典之作有时候越容易被孤立起来欣赏,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参照物看事物,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灵感和新的认知。

  两依藏的这两个展览都同样适用于这句话,有时候,在对比中才能发现真正的美并得以思索。而这,正是这两个展览的目的与意义。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1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