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两依藏家具:在对比中看见真正的美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5-26 17:34
wwww.54271.com 高官的新宠19楼 luanlundexiaoshuo luanlunhenhengan 重生之转世皇者 神墓之萧然 小s邱爽 宋妍甄 大象网晓华探案 校园女狼 我的天才相公 馨宜旗 爱你才同居 豪门猎情

  文/汤石香  

  图片提供/两依藏博物馆

  导语

  当中国雅士遇上西方名媛、当18世纪的中国遇上18世纪的法国,会是怎样的场景?或许你可以到两依藏博物馆来一探究竟。

  68岁的冯耀辉,身家近百亿,在香港金融界赫赫有名;另一方面,也因拥有三百多件明清黄花梨、紫檀家具而闻名于收藏界。

  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搜罗古典家具,30多年来凡入手,绝不扔不卖。当藏品多到家中放不下时,冯耀辉大手一挥,买下了荷李活道181号至199号十多间门面的“华冠大厦”二至三楼。几经筹备后,2014年的荷李活道上立起来一座两万平方尺的(约合1858平方米)的两依藏博物馆,这也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博物馆。

  有人问为何名为两依?“我有两个女儿,名字里均有‘依’字,由此来了灵感。有人说我爱护祖国宝贝、重视中华文化,如同亲生千金,不无道理。”同时,“两依”之一的冯依凌为两依藏博物馆总监。

  依托着冯耀辉的海量收藏,两依藏一开馆就是世界中国和欧洲古董的最佳收藏之一,有着明清两代中国古董家具的世界级珍藏,以及全球藏量最多的欧洲珠宝化妆盒和粉盒。

  而除了显赫的身世与世界级的馆藏外,开馆不到两年的两依藏还以展览闻名,几乎每隔几月都会推出一场展览,且是一场比一场精彩。

  从今年上半年已结束的“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到如今正在展览的“苦行与奢华的交织——中国雅仕与西方名媛珍品展”,两依藏将“对比与冲突”玩的炉火纯青。并且展示与传达的不只是外观的对比,而是能让观展人在被冲突吸引之后,思索与剖析背后的人文和历史。

  当中国雅仕遇上西方名媛

  展览名片

  苦行与奢华的交织——中国雅仕与西方名媛珍品展

  展览时间:2015年9月1日~2016年2月29日

  展览地点:香港两依藏博物馆

  主办单位:香港两依藏博物馆

图1 路易十六时期桃花心木四扇围屏位于展厅中央(图片提供:CLEMENT & CLEMENT)

图1 路易十六时期桃花心木四扇围屏位于展厅中央(图片提供:CLEMENT & CLEMENT)

  中西的对比一直是两依藏爱用的展览理念,今年9月开始展览的“苦行与奢华的交织——中国雅仕与西方名媛珍品展”,对比的是中国文房雅玩和西方晚宴手袋。简素和奢华的对比在这个展览中赤裸而直白。

  两依藏二楼展厅展示的是“文房中的小宇宙:百件风雅文玩器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式克制内敛的线条,与之相对应的是三楼“晚宴手袋的华丽历史”展示出的西方上流社会名媛的瑰丽与闪亮。

  这样的对比,显示的是中西两方背后的文化。就如策展人Angela Zhu所说:“中国人很讲究内心的修炼,古时候的许多文人雅仕会有意地约束自己的欲望,保持一种朴素、简约的生活态度。因此‘苦行’更多地是指精神上的修炼。而西方人的奢华则是很直白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与冯耀辉认识了三十年的蒋念慈也是这次展览的参观者之一,他用“辛酸”来形容中国文房。“中国文人追求的简素情怀严苛时近似于自我虐待,他们不喜欢太繁华的东西,所以中国文房展示的是一种非常低调的奢华;而在另一边,拿着这么豪华手袋的女性,并不是每一个都富可敌国,但这些女性在最灿烂的时候用上了最美的东西。在某个程度上,这些豪华手袋延长了这些女性的美丽和她们的人生。”

  “当看到这些手袋之后,你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三千粉黛皆失色。这些手袋的美丽并不是简单的豪华,接触过珠宝工艺的人才懂得,要让珠宝展示出这样的美丽需要很高的技术。文房的东西也很精彩,虽然少了文房的意境,但它把很多文房用具放在一起横向比较,比如说放五个笔架,十个笔筒。在这样单一系列的比较中,你能看到不同时代甚至是不同地区文人的审美。博物馆的意义,就是在于展示这样的‘过程’。而且,辛酸文房和豪华手袋的短距离对比,这样的碰撞能在多少人的大脑产生怎样火花和思考?”

  当18世纪的中国遇上18世纪的法国  

  展览名片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5年2月3日~5月9日

  展览地点:香港两依藏博物馆

  主办单位:香港两依藏博物馆、法国克雷默古董行

图2 清 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方棋桌,与清 黄花梨玫瑰椅(一对)(图片提供:CLEMENT & CLEMENT)

图2 清 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方棋桌,与清 黄花梨玫瑰椅(一对)(图片提供:CLEMENT & CLEMENT)

  与“苦行与奢华的交织——中国雅仕与西方名媛珍品展”相同,这个今年5月已结束的展览,也是一个充满对比,但更让人觉得奇妙无比的展览。

  法国路易十六时期的桃花心木四扇围屏陈列在展厅的正中,左边正对着它的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黄花梨嵌百宝八扇围屏。处于同一时期的、世界两端的家具被放在一起,两相对比之下,人们发现它们居然有着诸多的相似。

  这件来自法国的围屏,外形完全就是中国屏风的样子,甚至屏心的设色纸本上,画的就是中国清代人物和山水。两个围屏形制相似,乍看之下,像是对“表兄弟”。

  这样“奇妙的相似”的感觉,我们还可以在展览中每对相对的中法家具中感受到。而这,正是这个名为“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的展览所要呈现的。

图3 路易十六时期仿竹长方桌(左),清 黄花梨方桌(右)

图3 路易十六时期仿竹长方桌(左),清 黄花梨方桌(右)

  奇妙的巧合

  展览起源于一个奇妙的巧合。

  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2014年开馆不久后,正巧遇上了带着家族古董行精美藏品进行世界巡回展的克雷默家族第五代传人——米高·克雷默(Mikael Kraemer)。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