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企业普遍反映国际工程及国外投资项目人力资源不足,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以及备品配件无法按期到达现场,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及工厂运行的正常进行。部分国家由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防疫措施升级甚至封国管理,企业在海外投资的项目陷入停工停产,影响了企业海外投资建厂从而扩大对外贸易、扩大市场份额的初衷,对企业后续扩大海外市场的意愿将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建材产业仍处于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从行业长远发展,仍要加快培育新市场,拓展新领域。一是积极推动水泥等传统产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形成上下联动发展模式,鼓励水泥企业向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环保产业转型,使建材行业融入社会大循环中,同时统筹玻璃、玻璃纤维制品、建卫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其向节能、智能、功能、高端等方向实现多元化发展,适应或引导相关消费领域变化;二是通过提升强制性规范标准、鼓励政府采购等措施,如强制推广低辐射镀膜玻璃等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等加快引导和培育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市场升级,激发消费市场潜力。 4、3月份以来建材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 因疫情影响,建材企业复工复产延迟,而市场需求启动偏弱,进一步导致企业销售不畅、库存高企、产品价格下滑、资金占压严重、资金流动进展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尤其是中小企业因资金规模较小、抗压能力较弱,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大,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金流中断风险和压力。 今年一季度建材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但随着市场充分启动,建材产品价格下滑态势将进一步得到遏制,并在生产生活要素价格变化、产业政策、区域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影响作用下,建材产品价格或在局部区域、局部时段内可能出现波动风险,要加强重点产业价格波动监控做好必要的调控及规范。同时,也应做好需求不足情况下,建材产品尤其是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的监测与监督,通过适当引导水泥等过剩产能行业有序、合规发挥生产能力,防止因供过于求引起的市场竞争加剧,甚至无序竞争。保障建材产品价格稳定波动,稳定行业运行。 一季度规模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技术玻璃、复合材料、非金属矿制品等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大幅下降。同时建材下游相关产业增长不足,一季度,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分别大幅下降27.2%、15.8%,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额同比下降23.9%,汽车、电子等建材新兴市场的产品产量也不同程度有所下降。总体上,除重点领域外,建材新兴产业市场动力显现不足。 2、3月份建材产品出厂价格继续下滑。 二、当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疫情冲击、市场需求较弱、产品产量大幅下降和库存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建材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建材行业营业收入8036亿元,同比下降17.1%,利润总额462亿元,同比下降31.4%,其中规模以上水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0%,规模以上平板玻璃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9.8%。其他建材产业中,除粘土和砂石开采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外,营业收入降幅均超过10%。 4、建材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目前大部分重点工程已经复工,各级政府正在推动更加广泛市场需求启动。但国际疫情蔓延将对我国建材对外贸易影响加重,尤其对陶瓷、石材等对外依赖程度较大的行业影响更大,成为影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1、国内市场启动偏弱仍然是建材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
- 上一篇:盘前预测:河南建材稳中趋弱
- 下一篇:工信部:建材行业4月份同比整体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