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对建材产品价格的监测与引导。 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数国家对国际航班以及货物进出口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货物运输受阻,人员限制、通关不畅致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受限,企业国际市场开发受到较大影响。 1、建材主要产品产量明显下降。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生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dana@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5、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市场,拓展新领域。 建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优化通关便利,提升贸易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出口商品清单管理制度,对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商品,通过加大出口退税补贴等方式鼓励、支持出口,充分发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先行成效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自身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玻纤等我国已经在国际上占据相对优势的行业,加大在品牌建设、市场应用、自主知识产权及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抢占国际高端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生意社05月28日讯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随着下游市场需求陆续启动,建材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目前建材企业复工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但由于需求仍然相对偏弱,建材产品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同时,受国外疫情持续影响,玻璃、陶瓷等在建材进出口贸易中占比较大的行业受到较大影响,而随着国内下游相关产品出口的下降,玻璃等行业市场受到“双向挤压”,行业经济运行压力明显加大。 2月份受疫情防控影响,建材商品流动性大幅减弱,价格微幅波动。3月份以来,市场秩序有所恢复,但需求不足,建材主要产品价格出现松动。3月份,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出厂价格指数114.56,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1.1%,一季度平均同比上涨1.4%,涨幅下降明显。在建材各主要产业中,水泥、平板玻璃降幅最为明显。水泥工业出厂价格指数117.5,环比下降3.9%,平板玻璃出厂价格指数87.87,环比下降5.7%。其他行业除建筑陶瓷、粘土和砂石开采、建材非金属矿采选业、隔热保温材料外,环比均出现下降。 一、一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建议切实贯彻落实各部门、各地区政府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增加企业经营便利,通过加大减免行政性收费力度、阶段性缓交社保资金、加快出口退税、延长高速免费期限等系列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对中小企业专项扶持力度,加快落实支持其恢复生产的差别性放贷降息、过桥资金等优惠政策,缓解企业的资金需求压力,以便促使中小企业更快地实现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受汇率上升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一季度建材及非矿进口43.5亿美元,同比下降19.7%,降幅比1-2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8.5%。 6、国际疫情影响我国建材“走出去”发展进程。 近年来我国建材行业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明显转变,行业运行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建材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下滑,企业生产后续动力仍然较弱。 2、国际疫情导致我国建材及相关产业出口下降,部分行业国内外市场“双向承压”。 需求不足是当前建材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建议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相关会议精神,在目前国家重点工程以及省级重点工程陆续复工基础上,加大对民用工程、房地产等市场的专项调控,推动复工复产。同时因地施策,科学开展疫情管控,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提振社会信心,积极推动商场复市,推动装饰公司进入小区和村落,切实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 一季度建材主要产品产量明显下降,但降幅普遍比1-2月份收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3.0亿吨,同比下降23.9%,降幅比1-2月份收窄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产量4.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6.5%,降幅比1-2月份收窄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平板玻璃产量2.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9%,增幅比1-2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其他规模以上建材重点监测产品中,除玻璃纤维布、高岭土产量同比增长外,均同比下降,卫生陶瓷、砖、瓦、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隔热隔音制品产量同比降幅超过20%。 3、运行环境偏紧,建材产品价格有进一步下行趋势。 一季度,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金额65.2亿美元,同比下降18.2%,其中3月份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5%,降幅比1-2月份收窄10.4个百分点。受建材出口结构调整及汇率影响,今年以来建材及非矿出口离岸价格延续上涨趋势,一季度同比上涨6.6%。 四、继续推动加快企业复工生产的相关意见建议 1、继续大力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5、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弱化。 三、上半年及全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预研 4、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国际化支持力度。 3、切实贯彻落实支持政策,针对性加大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结合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综合考虑我国政策、市场等综合因素,如果基建投资、房地产在加快启动,需求有效传导到建材行业,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各地政府保障措施落实到位,二季度及下半年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发挥投资的支撑作用,有效促进消费,上半年疫情影响将有所缓解,规模以上建材行业营业收入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全年影响总体基本可控,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运行态势,全年规模以上行业营业收入预计增长4~5%。如果工程项目、消费需求难以快速、充分释放,那么受生产能力、项目执行进度等约束,全年行业营业收入仍有可能出现下降。 据我会统计,截止到4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复工率达到99.6%,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职工返岗率达到超过93%,基本恢复到常年正常水平。随着下游重点工程加快启动及下游基建、房地产企业有所复工,水泥企业复产率稳步上升。截止4月末,水泥行业复工率超过98.0%,基本恢复到常年同期水平,当前水泥企业复产率达到70%。 3月份以来,随着国外疫情蔓延,受停工、物流、报关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收到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明显下降,对主要贸易体出口量值大幅下滑。虽然3月份建材当月出口实现增长,但一季度建材行业出口金额同比仍然下降18.2%,主要行业出口规模下滑明显。而与建材相关的下游产品,如一季度我国手机、液晶显示器、汽车等出口数量的下降,也对国内产业生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玻璃、玻纤等上游企业。 3、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目前建材企业复工情况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但市场需求主要以重点工程为主,非重点工程、房地产等市场启动速度相较于建材企业复工复产速度仍显缓慢。同时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市场招投标热度下降,很多既定招标项目都有不同程度延期,对企业既定的年度计划和业绩目标造成直接影响。同时,3月份由于基层社区、村镇、办公楼因防控疫情,工人进入困难,装饰装修市场“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导致消费滞后。建材市场整体偏弱,导致企业复产动力不足、库存较高,价格下降,效益下滑。 5、建材进口、出口贸易金额继续下降,降幅收窄。 一季度规模以上建材行业销售利润率5.8%,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1.1%,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6.7%,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明显下降,行业运行环境趋紧,运行质量偏弱。市场需求不足加剧企业竞争,而随着水泥等行业复产加快,建材产品出厂价格难以维持稳定,持续下滑,部分区域、部分行业已经出现跨区域销售、降价促销等现象。 |
- 上一篇:盘前预测:河南建材稳中趋弱
- 下一篇:工信部:建材行业4月份同比整体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