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建材集团三大业务板块1300多家企业已全面复工达产,一季度销售收入和利润指标好于预期,跑赢大势。周育先表示,二季度经营指标是可以预期的。其中新材料板块在抗疫情况下,一季度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部分企业同比都是正增长,比如风机叶片向澳大利亚、南非、日本、美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8个批次共计292兆瓦。水泥板块一季度本就处在冬季停窑、错峰压减产量期,影响不是特别大,三月份上升势头明显。疫情发生以来,集团水泥企业持续保障了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机场、水电等国家59个重大工程供应,50万吨特种水泥应用于白鹤滩电站、乌东德电站等工程,协同处置了61吨医疗垃圾。工程板块一季度业绩平稳,集团200多项水泥、玻璃、光伏、余热发电、多元化等海外工程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推进工程建设,一批海外项目圆满完成任务,部分项目甚至提前完成计划。 中国建材集团迅速部署,厘清思路,确定方法,科学指挥,全集团行动迅速,落实有力,关键时刻担当起了“顶梁柱、顶得住”的央企责任。 在中国建材集团展厅,记者看到了基础建材、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这也是集团未来发展的三大主要板块。 基础建材主要以水泥为主,传统玻璃大部分则转型成新玻璃业务。周育先介绍说,“我们基础建材的体量很大,一年有4亿多吨的销量和5亿多吨的产能,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压舱石业务,下一步主要围绕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去提升。”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建材集团打造了泰安中联、芜湖南方、遵义赛德、甘肃武山、槐坎南方等智能化生产线,以及一批花园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草原上的工厂。在全国11个省份拥有24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其中处置危险废物项目13个、固体废物项目6个、生活垃圾项目5个,合计年处置规模达242万吨。“我们正在计划开展水泥厂的开放日活动,也请公众、社会媒体、专家学者等去看看,了解我们基础建材持续升级的成果。” 周育先告诉记者,中国建材集团目前的3.8万名科技人员绝大部分集中在新材料板块,集团荣获的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全部集中在新材料领域,其中高端玻璃纤维、高性能碳纤维、超薄电子玻璃3个新材料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且都做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量产,石膏板、玻璃纤维、超薄电子玻璃项目还荣获了中国工业大奖。周育先介绍:“最近我们围绕集团战略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结合疫情期间大讨论的成果,又提出了第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包括复合材料、信息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人工晶体与陶瓷材料、矿物功能材料等领域,目的是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前不久,我们与中国商飞签订了核心战略伙伴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航空复合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加强合作。这两天,我们还走访了中石化,围绕新材料、关键核心装备制造的联合研发等合作进行交流,共同推进新材料事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让新材料板块的科研成果爆发出来,既为国家解决卡脖子工程、卡脖子技术、卡脖子材料的问题,也能够为集团创造可观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5.0中性硼硅药玻生产线 中国建材集团的基础建材(水泥、玻璃)国际工程已经连续12年领跑全球,周育先说,基础建材和工程技术服务两个板块,要通盘考虑推进国际化的问题。以往的经验证明,国际市场的价格战是很激烈的,单个实力不强的小公司如果扛不住,几年后就会很被动。中国几家有实力有意向的大公司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联合起来,共同走出去,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才能强,这样中国最强的技术和最强的系统集成就能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充分展示中国水泥的优势。“我们不仅能够建世界一流的水泥厂,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业绩。” 中国建材集团这些年从产业、科研、国际化到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8年12月,集团被批准为国务院国资委系统17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之一;去年9月,集团的试点方案获国资委批复。目前,中国建材集团正按照方案全面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还没有明确的成功模板,改革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推进。”周育先说,利用疫情期间不能出差的机会,集团领导班子带领大家进行了认真的复盘总结,思考总结这些年做了什么,值得肯定和发扬光大的是什么,需要做哪些改善,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升改进。这段时间,中国建材集团做了投资、资产、人力、薪酬激励等方面的回顾,板块公司也进行了系统剖析。数据是客观的,透过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也是引导各企业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建材集团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做好这些回顾和分析,能够使下一步的投资和发展更加精准、高效,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结合试点方案,经过总结梳理,中国建材集团确定了一个关键点,就是从原来管资产转变为管股权。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股权怎么管?要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去管,根据法人治理结构派出董监事去管,派出的董监事要以管股权的流动性和收益权为重点。周育先说,国务院文件表述得很明确,集团总部部门原则上不直接干预所出资企业的日常经营。如果管,也是“协商和引导”,而不是习惯的“领导和指导”。国资委2020年改革纲要里面有一条,就是对国有资本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有创新的监管方式,不能跟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一样。那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总部该如何管?又该管些什么呢? 周育先解释了集团总部“4335”指导原则——“四”,树立四个理念,即管好股权的理念、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实施股权管理的理念、通过派出董监事实现股权管理的理念、资本流动和收益收缴的理念;“三”,建立三个闭环体系,即以薪酬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闭环体系、投前投中投后的投资管理闭环体系、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管理闭环体系;“三”,三个继续坚决坚持,即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市场化的原则;“五”,明确总部五大功能定位,即战略引领、资源配置、资本运作、风险防控、党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