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周围人印象深刻的是,冬季供暖时,阿曼吐除了做好自己的生意外,还会主动抽空免费为社区贫困家庭排查管线隐患,免费给“三无”人员、残疾人修下水管、门窗。 今年40岁的阿曼吐和妻子以前一直以放牧为生,看到越来越多走出去的牧民盖起了砖瓦房,有的还买了摩托车,阿曼吐便想自己也出去开开眼界,学点技能赚钱致富。 今年3月,乌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残联、县委统战部、县扶贫办下派的“访惠聚”工作组刚住进坎久干社区,阿曼吐就找到了工作组组长阿克孜·依维西,经工作组讨论,阿曼吐再次担任工作组编外成员,继续为社区居民做好事。 主动加入工作组,义务为社区居民做好事。5月10日,记者从克州“访惠聚”活动办公室获悉,这位牧民叫阿曼吐·阿坡,家住乌恰县黑孜苇乡库拉力克村,是克州首位牧民身份的“访惠聚”工作组编外成员。 王勇告诉记者,自从阿曼吐加入工作组后,类似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工作组打电话让他给居民帮忙,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到达。加入第二批工作组一年时间里,阿曼吐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已达一百多件。在2015年年底,工作组干部一致推选阿曼吐为优秀组员。 拿上工作组颁发的工作证后,阿曼吐·阿坡满脸喜悦。刘维摄 本报记者帕蒂曼通讯员刘维 2014年,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启动了,全区20万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受到好评,阿曼吐说:“国家对偏远地区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走出大山学到一技之长的,我一直想用实际行动感恩国家和社会,"访惠聚"工作组做的事都是实事好事,能让我的想法更好地变为现实,所以我有了加入工作组的想法。” 走进吐尔达洪老人家里,阿曼吐看到房里已经积了好多水,他赶紧寻找问题原因,当他把暖气管道修好,帮老人把家里的积水处理完时,天已经亮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老人家时,阿曼吐心里感觉非常踏实。 阿克孜告诉记者,热心肠的阿曼吐带着家人租住在五十多平方米的保障性廉租房里,妻子没有工作,全家仅靠他一人的收入支撑,但他却总是默默地帮助别人。以前他是以个人的名义去帮助居民,居民们记住的只是他,这让他感到没有太大的意义,当说起加入工作组的缘由时,他说以“访惠聚”工作组的名义帮助大家,大家会说是工作组派来了“好干部”为民解忧助困,会更有意义。
现在,只要有时间,阿曼吐都会参加工作组的各种例会和学习,他的政治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都在飞速提升。谈及今后的打算,阿曼吐希望今后能继续给贫困户提供更多帮助,并计划投入一万元设立一个“贫困户基金”帮助贫困户,同时,他还想为更多人免费培训电焊、管道暖气修理、建筑等技术,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创业致富。 一次深夜三时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阿曼吐接到一个报修电话。贫困老人吐尔达洪·艾买提说家里暖气管道突然漏水了,尽管外面非常寒冷,又是深夜,阿曼吐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床拿上工具出了家门。 走出大山的阿曼吐来到乌恰县水电站,干过杂工、搬运工以及建筑工等工作,在他外出的8年中,他先后跟24位师傅学会了电工、焊工、玻璃安装、上下水疏通、暖气维修等作业技能。 (责任编辑: HN666) 一次在给贫困户修水管时,阿曼吐的腿意外受伤骨折了,妻子和周围的亲友都劝他:“帮助别人也要照顾好自己啊!”但这并没有动摇阿曼吐帮助困难群体的想法。 2015年3月,乌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委、县地震局下派的“访惠聚”工作组住进乌恰镇坎久干社区,在该社区居住的阿曼吐鼓起勇气,找到工作组组长王勇说了自己的想法,工作组最终同意阿曼吐加入工作组,并为他发放了工作证以及“访惠聚”工作组便民服务队的红袖标。 社区来了工作组,一位牧民连续两年 加入工作组后,阿曼吐有了更多为民服务的动力,他印制24小时便民服务卡发放到社区各家各户,开始以“访惠聚”工作组的名义去帮助各族居民。 有了技术后,阿曼吐来到乌恰县城创业,并很快进入家政行业。热情周到的服务、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努力,让阿曼吐赢得了很多客户,也让他在县城站住了脚。 |
- 上一篇:圈层效应能让铝合金门窗市场表现更加突出?
- 下一篇:妈妈注意!宝宝夏季肠胃更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