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甲醛有害,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甲醛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身边有哪些东西暗藏甲醛,你真的知道吗? 甲醛:致癌致畸! 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发布的153号公告中明确指出——甲醛致癌。 同时,多项研究发现甲醛可诱发口腔、鼻腔、咽喉、皮肤和消化系统的癌症。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这一释放期长达10~15年,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危害。 可能引发白血病 2004年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调查了11039名曾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中工作3个月以上的工人,发现有15名死于白血病;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调查了25019名工人,发现有69名死于白血病,相对危险度随着甲醛浓度的增高而增加,所以推测甲醛可能与白血病发生有关。 致畸 妇产科专家表示,甲醛可以通过母亲的血液传递给胎儿,在怀孕早期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畸形、智力低下,甚至导致流产、“黑胎”。 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慢性呼吸道疾病 长期接触低计量的甲醛可以引起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还会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对免疫力低下的人危害最大 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老年、孕妇等长期处于室内而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受的危害最大。 这些东西被查出甲醛超标! 1娃娃菜等蔬菜 此前频繁有媒体曝光,蔬菜市场使用甲醛对娃娃菜进行保鲜。 山东电视台在齐鲁工业大学进行的实验,往菜里蘸的液体含有甲醛,娃娃菜的根部和叶子中检测出了甲醛! 在山东聊城北外环蔬菜市场,有经销商往娃娃菜里沾泡“保鲜”液里,它可能让娃娃菜长久保鲜,“如果蘸了这个,娃娃菜根发白,你放三天也没事,你要不蘸,一天根就发黑了。”
▲视频来源: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 提醒: 可以将蔬菜在淡盐水中泡3-5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淡盐水本身就具有杀菌的作用,而且对甲醛的溶解度较大,能够溶解蔬菜中可能存在的甲醛残留和农药残留。 2鱿鱼等水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姜微波曾介绍,了防腐和增加重量,鱿鱼、牛百叶、鸭肠等水发食品和水产品,最容易成为不法商贩的添加对象。因为用甲醛处理的水发产品如鱿鱼,能使重量翻倍,从而获利更多。 其次,还有海参、鱼翅、粉丝、竹笋、干制食用菌、肉干、鱼干等干制品,以及豆制品、各种面制品等。 提醒: 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看起来特别亮、特别丰满。在选购淡水鱼时,应该选择那些鱼眼饱满突出的、具有鲜腥味或土腥味的、鳞片有光泽的、鱼肉有弹性无异味的,这才是条新鲜的鱼。 3牛仔裤、儿童服装等 《牛仔裤的夏天》剧照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介绍: 容易造成甲醛超标的纺织品主要有四类: 一是免烫服装, 二是色泽深浅不一的牛仔裤, 三是儿童服装, 四是在新旧人造板家具中存放的服装。 提醒: 尽量不要购买进行过抗皱处理的服装,而且买童装时尽量选择小图案的童装。新服装最好先用清水充分漂洗再晾晒,不要迫不及待穿上。 4美白面霜 2015年7月,独立测评机构优恪网在德国进行的8款面霜的检测显示,宝洁公司生产的“Olay焦点皙白至臻光感面霜”被检测出甲醛。 玉兰油这款面霜的成分表中清楚地标注含有DMDM乙内酰脲。这是一种可释放甲醛的防腐剂,通过释放甲醛来营造不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达到防腐效果。美国知名环境组织——环境工作小组(EWG)在评估中对此成分的标注是“高风险”及“甲醛释放物”。 提醒: 准妈妈和哺乳期的女性,应慎选含有DMDM乙内酰脲成分的面霜,以免对肌肤造成刺激。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过敏或者不适应立即停用。 5汽车脚垫 2015年8月,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汽车脚垫进行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随机购买的22组汽车脚垫样品中,有17组甲醛浓度超限。其中最严重的超127.3倍。 提醒: 新买回来的汽车脚垫建议不要马上使用,应先在阳光下晾晒,加快有机物挥发。如感觉脚垫刺激性气味较重,要及时更换。 6装修中的勾缝胶 从事室内环境研究30多年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执行理事长杨旭教授提醒, “曾经做过一项甲醛长期释放实验显示,不管买多好的材料,只要装修工人用上脲醛树脂黏胶,甲醛就可能会跟着你长达14~15年之久。” 脲醛树脂黏胶就是装修房屋时用到的勾缝胶,被用于门窗、家具、地板等拐角、接合处。许多装修队为节省成本,会选择这种黏性强,却成本低廉的胶水。而黏性越好,甲醛就含量越高。 提醒: 家里装修好以后,建议安装一台具有净化功能的新风机,这是目前净化室内空气比较有效的办法之一。 7劣质仿瓷餐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