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与海螺水泥比较研究(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12-09 12:02
thank you good morning 事实上 很成熟很现实的一段话 理想的名言 la vie en rose 发小

再说另外一个问题,海螺水泥的营收900多亿,质量非常之高,其中应收账款几乎为零。但中国建材1592亿总营收中有400多亿来自商混,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商品混凝土这个行业,在国内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个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销售持续性低,它的腿比水泥还短,最多也就50公里。很可惜中国建材把它做成了世界第一,将近一亿立方米,在商混一年400多亿销售收入中,产生了300多亿应收账款,起码从目前这个阶段看,这项业务对中国建材并不是一笔好的生意,未来是不是重大战略失误也不好说。海螺水泥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是否进入商混行业,直到去年商混总产能才60万立方米,销售额才8000多万。截至今年二季度,商混销售才1667万,可以说基本放弃了这个业务,可见战略定力之强,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海螺的高管中,很大部分都是中专毕业,但经营水平比基本都是本科以上毕业的中国建材高管要强大很多。

原标题:中国建材与(SH600801)$对比了很久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的产能、资产负债及各项经营情况,因为一些关键数据正在整理,现在还不敢下结论说中国建材没有被低估,但是起码敢说中国建材并没有看起来那样被低估,中国建材目前的市场估值肯定不会值2400亿人民币,连50%都不值。毛估估最多1000亿人民币。

再看销售额和毛利润,根据中国建材2018财报数据,测算出水泥板块的总营收是1592亿左右,毛利润502亿,毛利率31.6%。海螺水泥总营收1238亿,毛利润468亿,毛利率37.8%;如果扣除海螺水泥的贸易部分收入,自营产品营收986亿,毛利润468亿,毛利率47.4%。

未完待续,饿死了....吃完饭再写,雪球的长文编辑总是乱码,太烂了

如果我们不做深入的分析,单从产能、销量和销售额看,中国建材是完胜海螺,但是再看看毛利润,中国建材的优势基本不存在了,在产能和销售额方面领先50%的情况下,毛利润只领先不到10%。

2. 股东权益对比

我还是习惯把中国建材的永续债视为负债,你怎么能视为资产呢?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股东,你也没增发,没有稀释我的股权。

分析到现在,你可能觉得中国建材相比海螺水泥虽然各种不足,但是起码毛利润还是高于海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也高于海螺,这里还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没有提及,就是少数股东权益,在港股中国建材的年报中称之为非控制性权益。看海螺水泥的财报,你发现它的子公司基本都是全资子公司,100%持股,反映在最终的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合计116,417,873,327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3,728,957,657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占比3.2%;反映在利润表中综合收益总额是30,455,395,354人民币,少数股东收益是822,034,976,少数股东收益占比2.7%。

我们即使把这个永久资本工具理解为债券,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也有36.8%;少数股东所占收益也占38.7%。当然我这么分析也是不严谨的,因为中国建材业务有三大部分:水泥、新材料和工程服务,我们没有数据来分析每一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当然也就无法证明水泥业务的少数股东权益是多少,也许高于这个比例,也许大大低于这个比例。但是宋总的三盘牛肉端出来,收购的时候股权三七开,每一级公司都有少数股东,股权结构肯定不简单,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分析也不是太离谱。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中国建材在做大销售的过程中,收购了大量的产能,这些产能从质量和效率方面参差不齐,收购时候不但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后期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本投入进行改造和重建。中国建材的产能最优质的应该是南方水泥和中联水泥,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产能利用率较高。但是还有大量产能分布在东北、内蒙、西北这些地区,北方地区不要说挣钱了,去年还亏损了8个多亿。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建材水泥产能是5.21亿吨,海螺水泥水泥产能3.53亿吨,名义上看中国建材的水泥产能比海螺高出48%。

我们讲通俗点,可以理解为海螺的资产和收益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股东的,中国建材的资产和收益有将近一半属于上市公司以外的少数股东的,所以你泛泛的谈论产能和毛利润多大意义呢?因为那里面很大一部分不属于上市公司,只是在他的控制范围内合并资产报表。

看看这个,这是我理解的有效资产,海螺水泥是1122亿,中国建材股东实际占有的只有488亿。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