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中国建材和海螺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对一个企业来讲,我始终坚信一点,负债都是实实在在的,然而资产却未必,比如商誉,比如应收账款,比如存货,看你怎么理解。如果拿中国建材对比其他行业,商誉还有点价值,我想对比海螺水泥,大家都别再矫情了,不管从产能规模、产能质量和矿山价值,我想海螺都不会输于中国建材,所以所谓的商誉大家就隐藏了吧! 当然中国建材这里面有个特殊的问题,就是永久资本工具,也就是永续债,这东西似债非债,似股非股,说它是债,但它是永续的,并没有还本的要求;说它是股,但它还需要支付利息。这东西一般放到权益里面,作为美化财务报表的工具。曹会计肯定也是深谙此道,国资委要求央企降低资产负债率,你多发点永续债是不是资产负债率就降低了,你要是都发成永续债,中国建材的资产负债率完全可以为0,相当于增资扩股了,但是利息一点要不少付,2018年永续债的利息就高达9.8亿人民币,当然财报里面显示是股东分红,不是债权利息。 1. 产能和产能质量 再看中国建材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总权益是136,425,029千元人民币,其中永久资本工具权益持有人是22,219,087千元人民币,非控制性权益41,995,004千元人民币,两者占比高达47%,也就是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只占总权益的53%。利润表中的总收益是13,898,236千元,永久资本工具持有人的收益是980,882,非控制性权益持有人的收益是4,997,824千元,两者合计占比43%,也就是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收益只占总收益的57%。 再看销量,2018年中国建材公布的数据是水泥和熟料销量3.69亿吨,商混销量9600万立方米,骨料销量3528万吨;海螺水泥公布的水泥和熟料销量3.68 亿吨,里面包含0.7亿吨贸易销量,因为海螺的水泥贸易基本没有利润,我们剔除这部分实际自产销量是2.98亿吨,商混和骨料销量数据没有公布,商混销售额才8000多万,也就20万立方米;骨料估计跟建材差不多,在3700~3800万吨左右。从水泥和熟料销量看中国建材比海螺高出23%,商混中国建材9600万立方米,海螺基本没有,骨料两者基本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