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广东新会11月将举办第三届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09-29 14:12
华侨城a butterflies is2 反叛的鲁鲁修第一季 yf 耸人听闻 齐鲁影院 七大罪戒律的复活

  在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产区和集聚地、“广作”的发源地——新会,传统古典家具行业历史悠久,是全国六大知名的红木产业基地之一,从明清时期开始,连绵数百年、从未间断,是我国传统古典家具的重要产区。新会制作的古典家具既传承了明清家具中传统的艺术精华和精巧的工艺手法,又糅合了华侨文化和西方文化,成为独树一帜的“广作”家具重要发源地,为我国古典家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09年荣获“中国古典家具之都”荣誉称号。

  9月25日,新会区在龙泉酒店举行了第三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2019年11月15日至20日,在新会古典家具城举行第三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

  发布会上,新会区人民政府领导介绍了新会古典家具文化传统、产业发展态势和文化博览会的筹备情况。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家具协会领导分别致辞。

  发布会现场还举行了以“就湾区建设机遇,论古典家具产业未来发展”为题的中国古典家具行业论坛,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王志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常务主席伍炳亮,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局长何卫东,新会区传统古典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黄惠满、家具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泽添等5位专家和领导参加了行业论坛。

  第三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家具协会、新会区传统古典家具行业协会联合主办,江门市工艺美术协会、江门市古典家具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办,新会古典家具城承办。来自中国家具行业的专家学者、各大新闻媒体和有关领导约200人参加了发布会。

  文化博览会看点一

  近年来,新会不断思考古典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推出了“一小组一方案三指引”等工作计划,从产业模式、品牌建设、市场拓广、人才建设、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引导古典家具行业提质升级,充分利用新会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处粤港澳的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度嵌入全球家居产业链,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了解,11月15日在新会古典家具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开幕式和行业发展论坛,将围绕“规范行业、提升产业、融入湾区”主题,紧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步伐,树立新会古典家具新的品牌形象和产业前景,展示新会古典家具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文化博览会看点二

  11月15日至20日举行新会“广作”名优产品展览会,展区面积约1万平方米,届时大量具有收藏价值的珍贵古典家具藏品将现场展示,与大家零距离见面。此外,经销商之夜大型品牌晚会,将安排演艺及古典家具文化展示,以新会传统家具企业精品发布及点评和演艺节目相结合的形式,让参加博览会的嘉宾、经销商及广大消费者感受新会古典家具的实力和魅力,让经销商在享受视听的同时发现商机。

  此外,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木工机械展,现场展示木材干燥、部件加工、涂饰、雕刻、镶嵌等的机木工械设备以及上下游的相关配件,让观众现场体验现代化生产技术与传统木工雕刻技艺的巧妙结合。

  古韵新会广作起源

  1278年,南宋皇室为躲避元军追击,几经辗转到达广东新会崖山,在此建立南宋皇朝最后一个陪都。得益于宫廷大批随行能工巧匠的娴熟技能,仅短短数月时间,30余间行宫、3000余房军营在崖山拔地而起,20万余兵民得以屯聚。1279年,在崖山爆发了宋元两朝之间的最后一场战役。此役之后,蒙元结束了唐末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历史,中国从此进入民族文化大融合、国家大一统时期。这场旷世海战不仅在大方向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小区域内改变了新会的文化形态,制香、宫灯、烧鹅等制作技艺以及古琴等南宋文化散落新会各地,古典家具的文化种子也由此深深根植。侥幸存活下来的随行工匠留在新会,使得古代家具制作技艺和南宋宫廷家具制作技艺在新会生生不息。

  1405年,明代郑和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七下西洋远航之旅。为彰显大明朝物产丰富、贸易繁荣,郑和每次远航时都会满载礼品和各种货物,以作番邦赏赐;回程时则携带质地坚硬、比重极大的红木,为航船压舱之用,以抵海上的狂风巨浪。郑和没有料到,他运回的红木在家具制作上备受青睐,远走南洋的华侨发现了商机,开始经过民间贸易运回大量红木。摊开中国地图,我们发现新会崖门水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节点,是东南亚进入珠三角地区和中国大西南的首个水上门户。当时的红木大多从东南亚海运到新会崖门,经银洲湖至潭江江畔的莲塘港(今新会大泽镇莲塘村)上岸,再销往全国各地。据《新会县志》记载,新会成为当时全国的红木原材料集散地。得地利之便,新会的匠人们最先得到了这批名贵木材,祖传的家具制作技艺更有了用武之地。锯齿切割,刨刀打磨,各式精心设计的红木家具逐渐从皇室贵族走进寻常百姓家,工匠们的技艺也日臻完善成熟。正是郑和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大量花梨、紫檀等家具原料,促进了明中期以后直至整个清代红木家具的发展,将中国古代家具数千年的历史推向顶峰。

  清朝鸦片战争后,广东成为最先开放通商口岸的地区之一,西方的文化思潮和艺术元素迅速涌入岭南,作为惯饮“头啖汤”的广东人,自然率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广东的古典家具工匠们也将这些大洋彼岸的新鲜血液融入自己的创作,在“京作”“苏作”的基础上,中西兼容,南北并蓄,古今通融,将宋元文化、宫廷文化与西方文化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以新会为代表的“广作”古典家具文化。作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结晶,“广作”在红木家具三大流派中独树一帜。新会,也因此成为“广作”古典家具最早商业化运作的发源地,开“广作”一派先河。

  继往开来家具之都

  作为古典家具三大流派之一的“广作”重要发源地、中国传统古典家具重要产区,新会工匠制作出来的古典家具既继承了明清家具中“广作”艺术传统及精巧工艺手法,又糅合了华侨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东西方美学交融的结晶,深受中西方民众欢迎。新会古典家具企业创新思路,用新的珍贵硬木,配合中国古典家具制作工艺仿制明清古家具,还汲取洋家具工艺之长,应用现代化机器和电脑,辅助传统榫卯结构和雕花工艺,使仿古家具在完好保存明清韵味的前提下,提升生产速度和研发水平。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