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已不见以往陶瓷车间尘土飞扬的生产场面,也不见传统的手工制作场景,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制造的场景。在潮州市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皓明陶瓷沙溪智能工厂已完成两条智能窑炉试产调试。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不仅能节约人力,缓解用工荒难题,还能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升级,正是潮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的关键一步。因此,包括皓明陶瓷在内,潮州正充分发挥三环、恒洁等本土龙头企业智能化生产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支持陶瓷企业建设使用智能制造生产线。 在荣获“中国瓷都”“中国婚纱礼服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美誉后,潮州去年又添一张“国字号”招牌——中国食品名城,成为广东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如何擦亮招牌,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潮州将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扩大产业区域影响力作为破题之举。 去年,潮州组织了60多家陶瓷龙头企业参加第七届上海国际尚品家居及室内装饰展览会,并设立中国瓷都·潮州陶瓷专馆。潮州还举办“等你千年,爱在潮州”全国城市新人婚恋旅拍体验之旅系列活动,开展2018中国婚纱礼服名城“最受大众喜爱十大婚纱礼服”评选,积极探索“产业+文化”“产业+旅游”,大力推介潮州市婚纱礼服、陶瓷等特色产业。 近年来,潮州持续出台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在2017年出台总部经济、工业地产、中介服务业等方面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潮州再发力,制定出台了《潮州市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潮州市食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9个政策文件,并修订了一批政策,多措并举完善“1+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依托营商环境提升优势 推动太安堂、恒洁、雅士利等企业回归潮州、做强做大 近年来,潮州不断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最优,全面优化提升创新创造创业环境。如今,在潮州开办企业,其便利度已跃居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项目论证、用地规划、土地出让、产权登记、环境影响评价……短短几个月时间,益海嘉里粮油加工潮州基地项目就完成了繁杂的前期工作,据该项目副总经理黄传三介绍,此项目的开展“享受着保姆式服务”。“早上刚提出的问题,下午就帮我们解决了。”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副总经理姚明辉对潮州临港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办事效率连连点赞。 这两年来,“保姆式服务”“潮州速度”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在投资人口中。2017年7月10日,注册资本10亿元企业在潮州仅一天便完成工商登记。“整个流程快得惊人,这确实是潮州速度!”经历这一过程的宜华集团投资部负责人林浩感慨道。 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的潮州,不断发力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太安堂、雅士利、恒洁等企业陆续回乡投资。 在潮安区东山湖特色产业园区,太安堂医药基地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180亿元。这是有远大战略目标的项目——它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具标杆效应的“大医疗+大养生”融合生态复合型高端医疗养生中心,包括药业智能生产基地、高精尖专科医院和太安堂中医药学院等。目前,太安堂中医药智能生产基地已建成,而太安堂小镇的建设与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已成为当地旅游热门景点。 在潮安区官塘工业园,恒洁智能高档卫生洁具生产总部项目已开工,未来将年产卫生陶瓷高档产品200万件(套)。 对于地少人多的潮州而言,土地是稀缺资源。潮州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大力推进工业地产和通用厂房建设,成功引进重庆曙光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将学习“向空中要地”的都市楼宇工业发展方式,让土地资源利用由平面开发走向立体整合,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建设中小企业产业园区,创设让企业“拎包入驻”的创业发展环境。项目建成后,将通过统一服务、统一招商的模式,吸引带动一大批产业项目入园落户,总投资超1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