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居建材生意,本质是生活场景,传统家具甚至水电开关都只是空间的单个组成零件。而定制家居经创新设计、整合交付后形成整体的时尚美感,还有传统家具远远达不到的现金流的模式创新,先收款再下单生产,预收和应收资金良好,以及传统木工打制无法匹敌的工业化效率。 并且,参照欧美国家定制家具60%-70%的渗透率,当前我国定制家具占整体家具市场份额仅为20%-30%左右,距离行业天花板尚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居细分市场——定制家居业却逆市扩张,终端市场经销店数量持续开花。据公开资料,我乐家居2019年计划新开整体橱柜店和全屋定制店超400家,索菲亚2019年计划新开300家门店以及大家居店150家。 短期内,其他各高端定制家居的关注重点也包含渠道扩张。在即将拉开的广州定制家居展大幕上,我乐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好莱客、志邦、皮阿诺、顶固、客来福、百得胜这些大定制家居上市企业将悉数到场,势必掀起一波新的渠道大战,经销红利可期。
晚上7点,南京某家居商场的一家店还在紧张装修中。就在两天前,这里还是一家木门专卖店,如今,店铺门头原有的招牌已经撤下,装修围栏上用加粗字赫然写着“我的6平米厨房,5.1你的中餐我包了!”商家说,这是他为自己将开业的全屋定制店做的悬念宣传。 有刚刚从卫浴转型的经销商对记者坦露,全屋定制相较于单品而言,存在前端测量、消费者意向沟通、反复设计、厂商对接、售后服务等复杂中间环节,更像团队作战才能完美呈现“所见即所得”的工作付出模式,所以,客单值会相对提高,投入产出比更为理想,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屋定制能成为如今家居建材经销商转型追逐的热点了。 换店潮背后:传统家居和新风口产业的大博弈 是否入场、何时入场,入场后,怎样活得好、活得久,最是考验经销商的胆魄和实力。 撤店换店的原因,商家们多用“微利”或“无利可图”来形容。官方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家具制造业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目前行业尚未出现拐点,家具终端的减量和订单的颓势尚未得到改善。 逢低补仓,股市的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定制家居业。未来随着行业在成长期的进一步发展,一旦技术稳定,消费者和行业特点逐渐清晰,资金、人才、品牌、成本等都将形成更高的壁垒,届时经销商的进入门槛和投入产出比势必发生变化。 一方面是定制家居店布点越来越密集。李老板算是湖南的大家居经销商之一,他告诉记者,5年前某定制橱柜品牌主动找上他,欲把他发展为长沙经销商,如今这个品牌的店面基本遍布当地的主要家具城和重要商场,再想进入,只能考虑其他地市或者退而经销中小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新入场的定制家居经销商,有近50%比例来源于大家居产业的异业人群。这些跨界经销商原来都在不同细分领域有所经营,包括成品家具、衣柜、五金、陶瓷卫浴、厨卫、地板、家纺、板材、家电、木门乃至房地产生意。 转型的具体目标,大多逐渐集中在欧派、我乐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等几大头部品牌中,这些品牌集中了目前定制家居市场大部分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 普遍的共识是,高端定制将成为加盟定制家居的正确打开方式。而目前高端定制家居的品牌版图尚未成型,单个企业体量和单店铺业绩的提升空间尚有较大想象空间。以主要上市企业中的我乐家居为例,其店面不到1500家,在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存在空白竞争。 这些定制家居行业的“外来户们”已经总结出:定制崛起的背后,切合的其实是传统家居建材无法满足的个性化、尺寸匹配、高性价比、高品质、一站式便捷服务的需求,核心价值是定制实现了消费者对生活的美好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