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送来“娘家人”的关爱 脱贫攻坚要抓实见效,就要有钱、有人、有办法。在对板鸾村村情有了全面了解后,黄蕾觉得,板鸾村要脱贫,首先要从改善村里的基本设施。在这方面,“娘家”自治区妇联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经过积极努力地争取,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广西女企业家协会、金城江区相关部门向板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项目资金68万元。利用这些钱,板鸾村建起了“母亲水窖”,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的问题;改善了村屯环境,在那电屯、拉丹屯易地安置点建起了两个篮球场;硬化了村卫生室道路、修缮了村级卫生室,为全村安装屯级路灯30盏,并为个别贫困户修缮卫生厕所、安装门窗。板鸾村的基础设施由此有了很大改观。 为了拉近和乡亲们的距离,她一有时间就和村民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习惯、想法和意愿。她还以开展“儿童家园”活动作为突破口,邀请专家到村里给村民做家庭教育讲座,为村里的儿童争取玩具、奶粉等爱心礼物,重阳节组织村里孩子自己做汤圆并煮好给村里的老人吃,还给村里每位老人送长寿面、保暖帽,很快,她和村里的群众打成一片,村民也把她当成了自己人。 女企业家是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自治区妇联牵线搭桥,板鸾村与广西女企业家协会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女企业家协会多次向板鸾村富农桑蚕专业合作社无偿赠送化肥,合作社把化肥分发给全村所有种桑养蚕户,以巩固和扩大种桑养蚕规模。2018年8月底,广西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家居文化有限公司与板鸾村富农桑蚕合作社签订结对帮扶协议,进一步帮助、扶持板鸾村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如今,桑蚕业已经成为板鸾村实现脱贫最有力的产业支撑。 第 [1] [2] 页 刚下乡的时候,黄蕾不熟悉村民的情况,她决心先做好调查研究。说干就干,她利用公安系统提供的板鸾村户籍人口资料,与各队队长、村干一起开展全村人口摸底,和驻村工作队、挂村工作组一起逐户走访,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底,土地面积、收入来源、种养规模以及孩子上学、医保状况等,逐渐对每户村民的情况了然于胸。 下一页 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实现脱贫的“领头羊”,黄蕾在板鸾村开展村党支部星级化管理,巩固、提升板鸾村四星级党组织能力。除了抓好“三会一课”,与村支书共同为村里的党员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促进扶贫党建双推进”“强党性 肃党纪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等主题党课外,她还精心组织策划开展结对共建党日活动。2018年“七一”前后,自治区妇联到板鸾村与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党日活动,为板鸾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向板鸾村党支部捐赠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办公设备。 多方发力 改变板鸾村的贫穷面貌
板鸾村,山多地少、旱多水少,是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的深度贫困村,也是自治区妇联定点帮扶村。2018年3月,在自治区妇联工作的黄蕾,积极响应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号召,主动申请到板鸾村挂任第一书记。任职一年来,她扎根基层、遍访农户,想方设法让板鸾村改变贫穷的面貌。2018年12月,板鸾村终于实现了 “十一有一低于”的目标,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精准识别时的28.08%下降至2.08%,目前摘下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 黄蕾个子不高,说话细声细气,给人的感觉很斯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有点腼腆的女孩,却有着不一般的勇气。2018年,当她主动要求到深度贫困村当第一书记时,人们都有些吃惊:以她这样的性格和体格,从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验,过得了乡下粗犷的生活、能够当好第一书记吗? 左为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板鸾村第一书记黄蕾。自治区妇联供图 真情融入:从自治区妇联“嫁”到板鸾村 ——记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板鸾村第一书记黄蕾 但这是黄蕾深思熟虑后和家人共同做出的决定。她认为,自己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最为缺乏的就是基层工作的经验,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让自己补上这一课。孩子虽然还小,还在上幼儿园,但有家里的老人帮忙照顾,不需要特别担心。在和家人沟通后,家人理解了她的想法,丈夫、父母、婆婆都很支持她,对她说:“放心吧,家里有我们,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好好学、好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