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高,但户籍人口占比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属于外来务工人员。以珠三角为例, 2016年,珠三角净流入人口为2647.9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14%。
而西安的常住人口已破1200万,仅2018年度新落户的人口超过了75万。 从2011年到2016年,销售额都超过了1万亿元。 这期间建材家居市场的爆发,既受到了多年城镇化率稳步攀升的积累效应推动,也有存量房积累到一定规模、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到一定层次、家庭财富到了一定厚度等多方面原因。 如果全面落地,有可能带动家居消费。毕竟落户了,才可能安居乐业,也才可能更放心地消费。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不过,在进入到60%之后,城镇化会逐渐进入到相对成熟阶段,未来城镇化增速也会略有放缓。 省一级的目标相对宏观,如果我们想搞清楚具体城市会吸引多少新人口进来,还要放到具体市一级、县一级去看,结合落户政策、人才引进政策、最近几年的人口净流入情况等指标,综合判断一个城市的家居消费潜力。 01 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家居卖场销售额稳中向好按照2014年国务院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而跟不上节奏的一些小县城与乡镇,还有一些生存环境较差的区域,有可能面临人口流出的危机。 大材研究认为,未来20年内,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空间,分散到每年,有能力保持小幅增长的势头,但增速不会太高,越到后面,增速会降到更低。因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带给家居业的想像空间还是有,但不会保持前些年那种高歌猛进的势头,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好事儿,并不是人人都能均沾的。舞台在那里,能不能把歌唱好、把舞跳好,吸引到观众,那就看你的本领了。 我们再看另一个指标,建材家居卖场的销售额变化。 再对比一下各年的城镇化率。 大材研究查询到,最近10年里,伴随城镇化提速,这个指标都保持在相当可观的水平,即使一些年份出现了增降波动,但对比20年前,总量都是上了几个台阶的。 那么,非户籍人口占比较高,很多人没有户口,教育、医疗、社会地位等,都会受影响,外来人口就没法安心留下来,近几年,四川、河南、湖北等劳务输出大省都迎来了人口回流。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大一线城市,从目前的格局看,成都、天津、重庆、杭州、武汉、郑州、南京、西安等强二线城市,正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不仅GDP每年上一个台阶,而且人口增量非常可观。 城镇化空间比较大,而且上升速度相对较快的地方,如果二手房交易、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保持稳健增长,那么,毫无疑问,这些城市的家居消费潜力更大,无论是卖家具建材,还是做装修业务,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对广大中西部地区来说,目前的城镇化率仍比较低。2017年,像河南、四川这些人口大省刚过50%,像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等地都不足50%。 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按照国际经验,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会加速向大都市圈转移,既会流向全国性的超大城市,同时也会流入多个区域的中心城市。 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9.58%,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2017年提高了1.02%。但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80%到90%之间,意味着还有2、3亿的人进城,不难推导出,房地产与家居建材、装修行业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成都的常住人口在2017年末就达到了1604.5万,最近一年又吸引了几十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 另外,表现比较出色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强地级城市等,会吸引一定的人口增量。 如果这一现象出现,意味着在中心城市的家居建材生意虽然竞争激烈,但消费升级明显,人口基数庞大,家居消费的增长空间会比较大,有三种家居企业会活得比较好:龙头企业、特色品牌、定位偏高端的品牌。 |
- 上一篇:红古轩红木家具斩获两大殊荣!
- 下一篇:315不再只是维权 众多家居企业开始借势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