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位于县城西边,是该县的人口、农业大镇。丰顺县因毗邻潮汕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年风年俗。其中,大年三十全村齐聚祠堂拜“太公”,是重中之重。相较往年,今年拜“太公”时,燃放的鞭炮明显少了,留给村里公益事业的资金多了,环保的理念更深入人心了。 “粄”是客家话特色词,泛指大米制作的食品,而“碗粄”则是指用碗制作的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其制作过程是在米浆中掺一些“酵种”,发酵几个小时后将米浆倒入小陶钵蒸熟。蒸熟后的“粄面”会隆起开裂,客家人喜欢把这种裂缝称之为“笑”,而“笑”则有“发财”的寓意。此外,“碗粄”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发粄”。由于“酵种”的发酵受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有时要到凌晨时分才能开始炊制“碗粄”。勤劳的客家人从不偷懒,哪怕是通宵,也要炊制“笑”得最好看的“碗粄”。在过年前围在灶台前帮大人添柴炊“碗粄”,是我最清晰的儿时年味记忆。 撰文本报记者廖明山乔宇戴丹梅熊伟健罗汉章何进王晓君苑世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往年,买来的鞭炮铺在路上往往可达几十米长,放罢鞭炮产生的白烟遮天蔽日。但今年,拜“太公”放的鞭炮比从前少了很多,不仅污染少了,还有更多的钱能被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本报记者来自五湖四海,平日里他们风雨无阻,穿梭在珠海的大街小巷,忠实记录下魅力之城的每一处新变化,为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真心喝彩。过年了,满载着对故乡的思念,他们又拎起行李融入“春运”大军,回老家与家人团聚。 舌尖上的中国年之:腊八蒜 在杀猪宰牛、置办年货的间隙,看着这三幢房子,我心中涌现出更多的感慨。 听着家人讲述着这些年家乡的变化,我的心里对这次在家欢度春节也生出了几分期待。 我的家乡是江西南昌,人们熟悉这座城市,大多是因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动人诗句,亦或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历史。但今年的返乡之旅让我感到,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系列灯光亮化工程逐步完工,这座城市的夜景变得愈发绚丽了。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这座古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逢春节,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大餐、浓郁的节日氛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今年,传统的庙会稍加变化,又有了“新玩法”。 针对上述不良风气,2018年,安乡县启动了“移风易俗·文明整酒”专项治理,全县171个村(社区)亮出村规民约,界定了违规“整酒”的范围,对可以操办的红白喜事给出了明确标准。 早在过年前几个月,便听人说今年叔叔回农村老家新建了一幢非常时尚的小洋楼。这也成为我回家过年最大的期待,迫切地想要一睹其风采。 我们老家的房子讲究双开门的大门设置,这扇大门越大气,代表家中越阔气。推开大门,便是一个大堂屋,进门即见,供奉着祖先神位。而后左右两侧才是客厅、厨房、卧室等房间。多年来,村里各式各样的新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幢幢起,这一基本结构却经久不变。 大年初一,凌晨6点不到,在全家人的配合下,一碗碗饺子就端上了桌。刚坐定,妈妈就从身后的碗橱里拿出封存多日的腊八蒜,这是一年的等待啊。我用勺子小心地把一颗颗蒜瓣拨到小碗里,又从罐子里舀出几勺醋浇在蒜上。一口饺子一瓣腊八蒜,实在是人间美味,小小的一碗腊八蒜很快就被我们吞下肚了。这是年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妈妈的味道。 新风俗:今年贺寿不“整酒” 再过几天,就是大姑妈70岁大寿。照湖南老家的规矩,是要隆重“整酒”的。“永秀妹,新年快乐啊”微信里,老妈开启了热聊模式,手机那头,是一张圆润的脸。全家给姑妈拜过年后,相隔1000多公里的两妯娌谈起了寿筵的准备情况。 新景观:豫章故郡处处灯光绚丽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从我们农村老家的住宅就可以看得出来:房子越来越高,样式也越来越好看,功能越来越完善,农村居民对住房的追求已经从简单的能住,慢慢变成了要住得好、要住得舒适。 新玩法:漫步千年古城体验穿越之旅 大年三十全村齐聚拜“太公”时,村里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三牲”、水果和香纸。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各户按流程烧香、祈福。除了祈福,各家还需凑钱买鞭炮,买完鞭炮后剩下的钱会留给村里的公益事业基金。 “今年不办了哩,简单过个生日蛮好。”屏幕那头,“寿星”面色红润。“告诉你们一件事,今年安乡搞‘文明整酒’,大家都很支持,过年街上办酒席的人少了好多。” “满爷的三个儿子,终于各有了一幢房哇!”村里人纷纷如此唠道。我的爷爷在我们村戴氏家族中排行第七,俗称“满爷”。他的三个儿子中,大伯和我家陆续建起了新房,但两幢房子旁一直有一栋土砖房,还未完成更新。对于这次叔叔回家建房子的决定,奶奶高兴不已,我心中也想着:“故去的爷爷要是看到这一天,该有多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