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远离落地的电线,并及时向大人报告。发现有人触电,应大声呼救。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可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2.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遇有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4.千万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密封的食物,例如袋装、瓶装、罐装食品,以及带皮、带壳的食品,如栗子、鸡蛋等,以免爆炸污染或损坏微波炉。 1.外出逛街、住宿等一定要先观察所在场所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以便发生火灾时知道往哪里逃生。其实,一般场所内的疏散标志都很明显,如果发生火灾,切勿慌张,先抬头寻找墙壁上的安全出口指示牌和地面的疏散指示标志再按照这些指示标志逃生。 9.火灾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弯腰低姿行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和各种电器,然而,电也是伤人的“老虎,”中小学生使用电和电器必须注意安全: 关注消防安全 冬季干燥寒冷,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大,本就增加了火灾危险性,放假了的中小学生自由活动和独自活动的时间多了,一旦不注意防火,就更加危险。 5.选择烹调时间宁短勿长,以免食物过分加热烧焦甚至起火。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2.“剪”,在水中小心剪开覆盖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热度得不到散发而继续作用于创面,不要用拉扯的方式脱衣物,以免烫伤处的皮肤受损甚至被撕脱。 1.“冲”,用流速温和的流水冲洗,一般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至30分钟。 不管被狗咬得伤势是否严重,都应该快速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伤口在头部或被咬得严重的,在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抗病毒血清治疗。在进行全程治疗后一到两周内,最好还要做免疫抗体测定,以测试免疫是否成功。注射狂犬疫苗后有效期为1年,超过有效期如果再次被狗咬伤,需要再次注射狂犬疫苗。 7.常见的ABC等干粉或水基灭火器可以扑灭常见火灾,有条件的应优先使用灭火器灭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假期里,中小学生经常一个人被留在家里,早餐午餐吃家长预留的饭菜,吃时需要自己用微波炉进行加热,要防止微波炉因使用不当而出现爆炸事故等造成崩伤、烫伤等伤害。 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2.报火警时,要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大小状况,便于消防队根据燃烧对象和火势大小来决定其出动的车辆和警力。 7.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开门时用衣物或毛巾将手包住,以免烧热的门把手烫伤手;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中毒。 6.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正确使用微波炉 10.爱护身边的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居民楼、公共场所等都设置了消火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同学们平时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积极逃生 烧烫伤的紧急处理 火灾发生时,对于灭火能力有限的中小学生来讲,及时有效地逃离火场,保护自身的安全最为重要: 被猫咬或抓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不用湿手接触带电的家用电器,不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关电源。 被狗咬伤时,应立即处理伤口,首先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等代用,)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需要马上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冲洗伤口要彻底,设法把沾在伤口上的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对伤口不要包扎。 9.不要在楼道里堆放物品。楼梯、楼道是供人们上下楼和平行通行使用的,一旦发生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又是用于安全疏散的主要通道,所以,不能堵塞,不能有可燃物等杂物;如有应及时清除。 3.要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的号码,因报警人往往离火场较近,消防队在出动力量到达之前,可以用此电话向报警人询问火势发展情况,便于指挥调动。 1.学生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按说明书要求使用家用电器。 2.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即便是一个人在家也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不同火情灭火方式也不尽相同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尽可能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为避免跳楼,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3.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拨弄开关,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2.微波炉内的食物不能放太满,最好不要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 1.不玩火,不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烧东西玩,不玩与火有关的游戏。因为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防止宠物咬伤 注意用电安全 远离落地电线 3.使用微波炉时,食物不要直接放在转盘上,要用耐热的玻璃、陶瓷或耐热塑料做成的容器盛放。绝对不能用金属或搪瓷容器,也不宜用带有金属花纹的容器盛放。因为微波与金属接触会产生火花,发生危险,严重时还会损坏磁控管。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由于燃放方法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差,少年儿童是容易受到鞭炮炸伤的重点人群。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重要性。购买指定商家的正规商品,不要购买具有伤害性的礼花弹或大型烟花和鞭炮,在燃放时提醒孩子不要把点燃的爆竹乱丢,不要对着人放,更不要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嬉笑打闹。燃放烟花爆竹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而要放在地上点燃,观赏时保持距离。 3.家住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出门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