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黄艳、金蕾欣) 遥望就像一个居家“小别墅”,造型古朴典雅,风格各不相同;走进去,宽敞明亮,一尘不染,这些曾经是人们不愿谈及的“尴尬”之事,如今已变成各乡镇、村的新亮点,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埇桥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厕所进行强有力的“革命”。同时,对建好的公厕安排专人管护,随时保持良好的如厕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今年以来,埇桥区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脱贫摘帽的基础保障和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按照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化”要求,以“三大革命”为重点,以“三清四拆”为抓手,以“双基”建设为保障,突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探索机制创新,农村人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区已完成310个村(居)2636个自然庄综合整治,累计拆除旱厕90893个,完成户改厕35065户,累计建成农村公厕3602座。(钱本庭) 公厕虽小,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可缺失的部分,是展示乡风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以前村里到处是旱厕,尤其是每到夏季高温的时候,粪便在高温下产生臭气,到处是蚊虫、苍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环境卫生也遭到极大破坏。”埇桥区赵楼村村民赵成东说。自从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以来,村里拆除所有旱厕,现在家家都新建一个水冲式厕所,每个村庄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至少新建1到2个公共厕所,既方便群众如厕又环保卫生,不仅解决过往群众如厕难的问题,外形美观大方,与周围的景观相得益彰,相互呼应,厕所变成了“小景点”,让农村更具人性化更具特有的魅力。“厕所革命”真正“革”达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咱老百姓都支持都拥护。 厕所内给水系统均采用电动装置,并安装了换气扇,极大地提高了公厕内的卫生水平。“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曾是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在埇桥区桃园村吴文中家中却看到别样的一幕:亮晶晶的瓷砖、漂亮的陶瓷便器、干净的纸篓子,既看不到粪便、蚊蝇,也闻不到臭味。“土厕改水厕,干净又方便,这条件不亚于城里人的卫生间。”吴文中兴奋地说。 “三格化粪池由相联的三个池子组成,中间由过粪管连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中层过粪的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粪便在池内经过30天以上的发酵分解,中层粪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的病菌的目的,第3池粪液成为优质化肥。”埇桥区环综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本以为这是谁家新盖的新房子,进去后才发现是一座公共厕所。里面全部是瓷砖装修,很是干净,没有闻到一点其他异味,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出去带孙子才一年多,这变化也太大了吧,徽派建筑式样的厕所,想都不敢想俺们村也能有!”日前,正在埇桥区城孜村文化广场散步的老书记李尚华十分感慨的说出心里话。 |
- 上一篇:七彩人生获2018中国家居产业峰会品牌大奖
- 下一篇:中国陶瓷终端调研之温州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