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传媒网1月10日讯(新闻综合频道记者杜柳颖 陈严)1月9日上午,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在我市召开。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罗文,副省长陈飞,两院院士及专家卢秉恒、钟掘、沈保根、李卫、张清杰、丁汉、翟婉明、屈贤明、韩斌、刘友梅与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陪同考察,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参加活动。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以“开放协同、跨界融合”为发展理念,采用“公司+联盟”的运营模式,吸纳了12家股东单位、298家联盟单位,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目前,创新中心依托自己的研发队伍,设立了两个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委员会,形成了两院院士领衔、行业专家支撑、核心人才保障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制定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已经成为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影响巨大的技术创新平台。 论证会上,中车株机、国创科技负责人汇报了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两院院士及专家就创新中心建设背景、现有基础、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一致通过这一方案。这意味着,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最早被认证的国字号制造业创新中心。 罗文对方案通过论证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他说,组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对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外技术依赖,增强国际竞争力,意义深远。下一步,要明确中心定位,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现一批“领跑”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聚力资源整合,进一步汇聚行业创新资源。要瞄准短板弱项,加强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建立成果转化扩散机制,推动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推动模式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造血、自我发展。 陈飞表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要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制造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各项工作。要积极对接国家、省级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为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创新中心内部要形成协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无缝对接”。 阳卫国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建设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对于我市进一步突破轨道交通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抢占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株洲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认真吸收、研究落实各位领导和院士专家的指导意见,推动轨道交通产业迈向更高发展水平。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继续大力支持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参与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科技项目实施,让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在株洲落地见效。 当天,罗文、毛腾飞、阳卫国一行还来到了中车株机,实地考察了创新中心检测大楼、转向架事业部、磁浮交通系统中心等地,试乘了磁浮2.0列车。 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出席论证会并致辞,副市长何朝晖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