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官兵在火灾救援现场 记者郭尧 摄 消防战士在进行训练 记者郭尧 摄 15米拉梯训练中,班长曹猛只用40多秒就能登上4层高楼。 记者郭尧 摄 消防战士围在一起包包子 记者刘玉乐 摄 在火魔肆虐的灾难现场,他们是力挽狂澜的拯救者——爬云梯、端水枪;在冲锋陷阵的战斗之外,他们是调皮可爱的邻家男孩——刷抖音、敷面膜。他们,有让我们看得见的豪气,也有我们看不见的柔情。 浓烟弥漫的火场里、波涛滚滚的洪水中,各类灾难灾害的救援现场,任何一个有危险的角落……第一时间,总会闪耀着一群橙色的身影,他们“上天入地”,用血肉之躯换得平安与幸福。他们是“兵”,他们是消防“兵”。随着改革的步伐,今年或许是他们最后一个八一节日。从此,再无消防“兵”。只是,从消防“兵”到消防“员”,使命不变,初心如昨,坚守依旧,英雄梦不止。 A面 他们是战斗员,每天与生命赛跑 高温下高强度训练,练就一分钟出警 7月末,高温笼罩济南。7月24日起,本报记者来到槐荫消防大队八里桥中队,与战士们同吃住一周,体验军营生活,认识真实的消防兵。他们是战斗员,警铃响起,一分钟内出警,即便在熟睡的深夜,时间也只有一分半钟。这与生命赛跑的一分钟背后,交织着训练场上流过的血水和汗水。 与生命赛跑 7月24日21:30,宿舍廊道哨声响起,准时熄灯。这也是记者在八里桥消防中队战斗一班度过的第一个夜晚。班长高峰笑着提醒,“深夜也要做好随时出警准备。警报声响起一分钟,大家就要换装、上车直到消防车开出大门,要是起晚了可等不了你了。” 很快,班内响起轻微鼾声。 22:45,刺耳的警报声响起。刚睁开眼,就看到离门最近的杨钊踢开被子,开门冲了出去,其他战友也迅速冲了出去。大家冲下一楼迅速在车库穿战斗服,接着3辆消防车相继驶出车库。此时,距离警报声响起仅一分钟左右。担心晚上出警跟不上,记者和衣而睡,蹬上鞋就往下跑,才勉强跟得上。 车上,几名战斗员背上20斤重的设备,“这是一个火灾警情。” 22:54,到达万盛街一老旧小区,4楼房屋冒出浓烟。副中队长薄展和队长助理时澄清冲向4楼,发现房门反锁,询问居民得知屋内可能有人后,立即下达作战指令。曹猛等战斗员立即破拆房门,杨波、颜丙飞等迅速铺设水带至4楼。房门打开后,刺鼻的浓烟迅速弥漫出来,一中年女子自称醉酒后忘关掉正烧饭的煤气灶。此时,浓烟滚滚伸手不见五指。“当时敲了很久门都没反应,要不是消防及时赶来,女子很可能被闷死。”一居民说。 这场有惊无险的救援只是八里桥消防中队日常救援的一个缩影,每次救援都是与生命赛跑。 血水和汗水 跑赢死神的这一分钟并不容易,背后交织着训练场上流过的血水和汗水。 7月25日9:50,32℃,闷热无风,地表都有些烫手。中队训练场东侧,十余名战士训练百米障碍。赵文东翻越一堵比自己还高几十厘米的木墙,落地后迅速抓起两盘水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独木桥,脚下一滑,重重摔在水泥地面。即便有队友及时策应,他的左侧膝盖也擦出了一块核桃般大小伤口,血水混着汗水顺着小腿流进鞋里。“这都是小皮外伤,不要紧。”赵文东简单冲洗了一下,便接着训练。训练场西侧,曹猛、杨波等几名队友身着厚重的战斗服,训练15米拉梯、结绳及背60公斤重的假人……3个多小时训练下来,衣服上的汗水直往下滴。 7月26日18:00,宜家西侧一条南北路上,被太阳炙烤了一整天后,柏油马路依然“烫人”,这是他们车操和枪炮训练场。该项训练需要8个身着20多斤厚重战斗服队员配合完成。杨钊抬着30多斤移动水炮急速冲刺90米,吴开润、赵文东和杨波等分别拎着二三十斤重的水带水枪,相互配合衔接,直至将水管接到140米处。整个过程仅用时两分钟。 这只是他们训练的一部分,每天早晨5:30起床后是3公里负重跑,晚饭过后是5公里负重跑。 无奈和困惑 7月24日9:10,二环西路附近一在建工地发出求救信息:有人跳楼。副队长薄展迅速带领正在训练的队员赶往工地。看到有消防车赶来,附近一工头跑来怒气冲冲,“谁让你们来的,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没能解决,这里不用你们。” 薄展和队员们有些无奈,可看到高空中的男子很危险,队员们全副武装等待救援机会。半个小时后,男子自己走了下来。队员们脱下橙色救援服,身上满是汗水。“出警时不被理解和抱怨的情况也常遇到,有时候也很无奈。”薄展说,平时队员们训练强度大、出警任务重,会累也会有负面情绪,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及时疏导。 对于指导员李全政来说,他的一些无奈和困惑来自于一些“奇葩救援”。忘记拿钥匙不想花钱找开锁公司,帮忙上树抓宠物猫……“警情就是命令,我们必须得去,出完警之后又想不通。”他说,很多警情基本上是浪费警力,一旦其他地方需要紧急救援就可能会造成影响。 B面 他们是邻家男孩也不是无所不能 喜欢刷抖音、“吃鸡”,还经常敷面膜 半年前,刚入伍的姜悦被分到槐荫消防大队八里桥中队成为一名战斗员。00后的他喜欢晚上趴在二楼窗户,透过玻璃看一会儿外面色彩缤纷的世界。“战斗”之外,他们也是一群邻家男孩。刷抖音、敷面膜、打篮球,憧憬爱情,他们也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李全政看来,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并非“超人”般无所不能。只是,穿上军装就要承载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团聚的10分钟 7月26日9:40,八里桥消防中队训练场,二班战斗员姜悦正在训练。“姜悦,你爸妈来了。”一值班岗哨战友喊。他猛然回头看到父母站在大门外,一下子愣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