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錄他們原本想通過這次訴訟,認定意大利花園13號樓建設違法,但沒想到最后被認定違法的建筑卻是自己的商鋪。在這次庭審中,陽泉市規劃局向法庭呈交的這份証據表明,王學錄他們購買的這個商鋪並不在審批范圍內,也就是說,他們從開發商手裡買到的是一幢違法建筑。 記者在住建部門了解到,針對王學錄他們購買的這個商鋪,按照規定,在補辦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和《建設工程竣工規劃認可証》之間,還必須具備《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這是項目開工建設必須的前置條件。那麼,對於一幢從來都沒有被允許開工建設的商鋪,規劃部門究竟是依據了什麼,給開發商補辦了這份竣工規劃認可証呢?開發商金聯置業又是如何上市銷售的呢? 為了這個商鋪,王學錄和其他投資人陷入到漫長的訴訟中,至今沒有結果。 王海平說:“我們是買房,不是買墓,對不對,你全國各地看看,哪個房子沒有窗戶?” 在這次在狀告開發商的訴訟中,讓王學錄他們沒有想到的事又發生了。開庭時,被告開發商金聯置業向法院呈交了另外一份同樣來自陽泉市規劃局的証明文件。文件顯示,他們賣給王學錄這幢商鋪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和建設工程竣工規劃認可証,均被規劃局認定是2008年補辦的手續,開發商金聯置業以此來証明自己欺詐售房的事實不能成立。 規劃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之所以先出示了一份認定規劃違法的証據,主要是因為法庭當時給他們提供了錯誤的建筑名稱,他們在檔案系統裡沒有查詢到真實的結果。但是記者在一份當時由陽泉市規劃局向法院呈交的行政答辯狀中卻看到了這樣的表述:“答辯人就此到實地查看,並查閱了濱河世紀城D區五金建材城1號樓的相關資料。”這說明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的規劃局曾派工作人員到現場查驗,而王學錄他們購買的商鋪就緊挨著1號樓,那為什麼規劃局會沒有核對建筑名稱,並提供了建筑未經過規劃審批的証據呢?接下來規劃人員又對2016年為什麼又拿出了補辦的規劃做出了解釋。 住宅樓施工的磚塊瓦塊砸碎了餐廳的玻璃,嚴重影響到了餐廳的經營。距離這麼近,誰會緊挨著他們蓋起這麼高的一幢樓呢?王學錄一打聽才知道,這幢建筑是另外一個居民小區的住宅樓——意大利花園13號樓,和他們投資的這個商鋪所在的五金建材城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建設項目,卻同屬一個開發商——陽泉金聯置業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王學錄他們購買的這個商鋪,位於濱河世紀城D區五金建材城1號樓的把角,在整個建材城的項目中,被稱為五號樓(四號附屬用房),旁邊突然要蓋起一幢高層居民樓,王學錄他們認為,這勢必會對已經投入使用的商鋪安全經營造成影響。
王學錄說:“你看,我給你打開窗戶,就這麼近,手就能夠進他的廚房。” 那當時補辦手續的理由是什麼呢?趙永亮說:“理由就是,最初的時候有這個項目,規劃的時候方案裡有它,但當時沒有給它辦手續。” 陽泉市住建局建筑市場科科長王會光告訴記者,沒有這個項目的手續,任何資料都沒有。 對於五號樓(四號附屬)和意大利花園13號樓之間的間距、採光,是否符合規劃的相關法律規定,趙永亮等陽泉市規劃局工作人員說:“那個是符合的。我們認為為啥說是符合法律規定的,那個國家並沒有明確地說必須是多少,兩個樓接起來都行,是吧,只是說要採取相應的措施。”
意大利花園13號樓建成后,餐廳的經營者以業主不能提供穩定安全的經營環境為由,拒絕支付租金並解除了合約,從此,這幢商鋪廢棄了整整7年。找開發商解決不了問題,王學錄他們開始把焦點轉向規劃部門。他們認為意大利花園13號樓的建成對自己投資商鋪的使用造成了嚴重影響和安全隱患。2015年,王學錄和其他投資人將陽泉市規劃局告上了法庭,認為規劃部門對意大利花園13號樓做出的規劃許可存在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