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钢铁产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情况(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24 11:58
龙腾小说阅读网 凌虐 雅菲 书包网h文 通房生存手册 腾龙小说网 合集小说 征服神奇女侠 黄蓉的 都市小说下载

  转底炉具有原燃料适应性广的优点:可以使用低等级燃料煤,廉价的低品质难选矿、多金属复合矿(含钒钛海砂)、贫镍红土矿、有色金属冶炼含铁废渣、钢铁厂含铁尘泥等。我国现已建成用于复合矿的综合利用(四川龙蟒、攀研院)、含铁粉尘利用(马钢、沙钢、日钢、燕钢、宝钢湛江)、生产预还原炉料(山西翼城、莱钢、天津荣程)转底炉10余座。

  4)煤基竖炉工艺

  近年来煤基竖炉因其产量可以扩大、具备规模优势,一些试验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炼钢标准、甚至粉末冶金行业标准而得到企业关注重视。

  5)气基竖炉

  气基竖炉直接还原法的单套设备产量大、不消耗焦煤,节能、环境友好、低能耗、低CO2排放,是主流直接还原炼铁技术。气基还原工艺因其产品质量优良、并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作用受到政策层面支持。低成本气源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气基还原竖炉发展的瓶颈,由于我国缺乏廉价的天然气资源,因此煤制气技术备受关注。

  6)熔融还原工艺

  宝钢2007年引进了两套年产150万吨的COREX-3000熔融还原炼铁生产装置,实现了连续4年顺行生产,对我国非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熔融还原生产和设备制造、维护经验的积累,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因成本原因,停产后其中一座COREX-3000熔融还原炼铁装置转迁到新疆八一钢铁厂,2015年6月30日点火开炉。2017年3月,经过近19个月长周期检修的欧冶炉并入生产序列。

  熔融还原和大型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工艺等非高炉冶炼技术为钢铁企业实现绿色生产提供了选择方案。

  六、废钢铁产业化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

  1、我国废钢铁循环利用率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还比较低。2017年我国的废钢比达到17.8%。与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还有差距,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目前国家对利用废钢铁炼钢和短流程炼钢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

  3、财税【2015】78号文件对废钢铁准入企业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没有完全兑现,由于实施细则没有出台,各地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4、部分钢铁企业多用废钢铁、少用铁矿石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钢铁企业之间废钢铁应用水平差距较大,好的钢铁企业废钢比达到20%以上,最高的达到35%,但也有个别企业低于10%。

  七、废钢铁产业发展前景的预测

  废钢铁产业是一个新兴战略性的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业内专家预测,“十三五”将是我国废钢铁产业发展的重大转折期,随着钢铁积蓄量的不断增加,也是社会废钢铁资源量的重要攀升期,更是提高废钢铁应用比例助力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期。

  1、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不断深入,钢铁企业特别是废钢铁加工企业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大好时机。工信部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废钢铁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的目标。工信部在《钢铁产业调整政策》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炼钢的废钢比要达到30%这个目标经过专家的预测也有望实现。为实现这两个目标,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制定的《废钢铁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废钢比要比“十二五”翻一番,即达到20%。这一目标预计到2018年末可以实现。

  2、环保法实施和环境督查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各地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立都为废钢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从行业协会的角度要助力钢铁企业,特别是电炉钢企业,多用废钢铁少用铁水。不仅能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及固体废物的排放,又为钢铁工业节能降耗,改善生态环境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多尽一份力多担一份责。

  4、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内需的拉动,也会促进废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近年来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会带动我国废钢铁产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

  5、加强各种专业培训提高各岗位人员素质,使废钢铁加工配送队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都能形成一支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6、搞好冶金渣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 目标

  我国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全国钢铁企业花费了大量精力但至今还没形成一个成熟的生产工艺流程。协会通过对大型钢铁企业的调研结果来看,目前有鞍钢、宝武、首钢、马钢、太钢、本钢和宁波钢厂等企业投资共建钢渣微粉生产线和加工建材铺路基础材料,应用比例在30-40%。还有很多企业采取对钢渣经过简单的磁选加工将部分铁素资源选出来后以低价卖向社会。这部分钢尾渣离开钢厂后没有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到2017年末,全国钢尾渣累计堆存量约近20亿吨,占地20多万亩,即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都把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做为重点,把大宗固体废物的开发利用所涉及新的工程项目、支持资金等,都在向冶金渣开发利用产业倾斜。

  只要把当前影响冶金渣综合利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冶金渣变废为宝的春天就会到来。

  一是打破行业壁垒,钢渣微粉和钢渣水泥在建材行业应用不够理想。国家标准虽已出台,但没得到建材行业的认可。

  二是国家财税2015[78]号文件关于冶金渣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优惠70%即征即退的政策没有落地。

  三是生产加工钢渣微粉的成本高,多数企业面临停产和转产。生产加工钢渣微粉设备急需国产化,降低成本发挥国内绿色制造功能,同时要钢尾渣加工产品多样化。

  四是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多种难题。国家应投放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