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门不开 荒郊建浴室(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12 12:04
谢家宝树 谢兰燕桂 新亭对泣 心的成语 心服口服的意思 心乱如麻的意思 心有灵犀的意思

  令人高兴的是,从2018年开始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就务实地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注重农村特色,保持乡村风貌。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规划师要深入实地调查,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建不建,建什么,为谁建,在哪建,怎么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鼓励广大农民投身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和维护。

  目前农村是否需要公共卫浴设施呢?和村民攀谈得知,近些年来,农民盖房时一般就会建浴室和厕所,即使老房子也都陆续用上了冲水马桶和淋浴设施,改善了生活条件。冬季大家偶尔到镇上的洗浴中心泡澡,这和城市居民的需求基本上是一样的。

  记者只好四处打听其他公厕,村民说,向西二三百米外还有一间公厕,可是记者沿着这段路走了两个来回,都没找到这间公厕外墙。后来才发现,公厕“隐身”于一片白色的围墙中,白色的卷帘门紧闭,公厕上也没有任何标识。虽然路边有一块蓝色指示牌,但也难以发现。村民说:“这间公厕既不是在路口,周围也没有车站、商店,当然没人去,所以大白天总关着门。”

  有消息称,阳光浴室工程旨在通过推广建设村级太阳能浴室,解决北京市农村地区村民洗浴,特别是冬季洗浴难的问题。记者在网上也找到了怀柔、大兴、延庆、顺义和昌平等区建设阳光浴室的相关招标文件或竣工验收的消息。

  “这个浴室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建了不就是个摆设吗?”“公厕的卷帘门成天都拉着,压根儿就没打算让人进吧!”……近一个月来,为了了解农村人居环境,记者走访了大兴、昌平等区的农村地区,发现农村环境明显提升,道路、供暖、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然而也听到村民反映,一些公厕、浴室等或维护不当,或弃之不用,让人觉得可惜。

  距公厕几步远村民搭茅房

南口镇一山沟里建了一间公共浴室。

  日前,记者来到礼贤镇大辛庄村,看到横贯全村的大礼路(或称刘田路)车来车往,十分繁忙。大辛庄中学附近,记者发现路边有间刚刚建好的公厕,崭新的门窗上塑封的包装纸都没有撕掉,上面薄薄地落了一层灰。上前一拧门把手,公厕打不开。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设施完善,就是没有投入使用。

  为何新建的阳光浴室一天都没投入使用?为何公共厕所旁村民还要搭茅房?

  记者拨打了南口镇环卫监督热线,接线员解释说,冬天水管会冻裂,部分公厕只能限制使用。

  记者发现,在定福庄村东北角的垃圾投放点附近有一间公厕,公厕向南10多米有一间石棉瓦搭的小棚子,孤零零地立在路边。记者弯腰进去低头一看,原来是间茅房。记者不解:“差两步就是公厕了,干嘛自己搭茅房呢?”村民嘿嘿乐了:“可能是他家想多积点肥吧。”

  荒郊浴室无上下水

(责任编辑: HN666)

  开放时间公厕卷帘门紧闭

  记者找到了羊台子村委会,一位村干部含糊地解释说,那里曾有过一个工厂,后来废弃了。在那儿选址建浴室也许是为了方便接入水电。“七八年前的事儿了,早记不清了。”但村民却说,山里没有市政管线,连接上水下水都很困难,所以浴室才一天都没投入使用。

  在大兴庞各庄镇定福庄村,记者同样查看了村里的公厕情况。3间公厕分别位于村子2个角落和村委会门前。记者推门进去,还算干净,显然有人打扫,但由于全部是旱厕,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一位村干部说,由于这些公厕建设时间早,都没有接入上下水,全部依靠从化粪池定期抽排,没水冲洗,自然会有味道。

  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务实的举措,才能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罗乔欣

  别让这些投资建设打水漂

  山间小路边,只见一幢红色砖混结构的房子突兀地伫立在一块荒地上。房檐下写着“阳光浴室”四个红色大字,序号为11153,旁边一行小字“2011年阳光浴室工程”。大门虚掩着,记者走进去,看到里面果然是浴室的格局,但什么设施都没有了,白色的瓷砖地面上铺着一层天花板风化后的碎渣。锅炉房里墙壁雪白,但里面只剩下几件笨重的锅炉设备。而从房顶上一排一排的太阳能板,还能依稀看出浴室的模样。“想不到吧,7年前建好的,一天都没有经营过!”村民说:“能拆的零件都被人拆走了,只剩一座空房子。”

南口镇一山沟里建了一间公共浴室。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