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的梁启超给予子女以无尽的爱,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于后代。因为有了他的言传身教,他的子女个个出类拔萃。他的九个子女中,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领域各领风骚,其中尤以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最为著名。“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在中国是可堪传颂的家庭传奇。 他的另外六个儿女皆卓有成就,长女梁思顺是我国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次女梁思庄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三子梁思忠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参加过淞沪会战,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投奔新四军参加革命工作,四子梁思达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传奇的背后,是梁启超科学严谨而又充满父爱的家庭教育,以及梁家辈辈相传的良好家风。 ◎教育儿女不强求成绩 但在意品行 梁启超是个开明的父亲,也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他的家风与家教,也往往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梁启超从不强求子女的成绩,但是十分在意子女的品行。 他曾说过:“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他从小教导子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理。 梁启超的九个孩子无一不是品德高尚之人。他的大女儿在丈夫去世之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却始终不肯向侵华日军低头。三子梁思忠,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后因腹膜炎贻误治疗时机而去世。 梁启超认为孩子学到知识、内心快乐比成绩更重要。有一次梁思庄考了班里十六名,内心沮丧,他在信中这样安慰道:“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梁启超不强迫孩子学“热门专业”,认为顺从孩子自己的兴趣最重要。本来,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习生物学,但思庄尝试之后,自觉兴趣不大,他便又忙写信道:“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话。”后来梁思庄改学图书馆学,考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最终成为一名图书馆学专家。 正因为梁启超不干涉孩子的选择,所以他的九个孩子分别在建筑、考古、军事、经济、文学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梁启超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爱国情感。在日本时,他每天晚上都会让子女围坐在小桌旁,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爱国英雄的故事。梁思礼晚年时曾感慨道:“从小父亲就给我们讲爱国故事,要我们长大后‘爱国如家’,因此我们都传承了父亲的爱国基因。” 梁思成早年因为车祸伤及脊椎,后来得了脊椎软骨硬化症。但当美国人想聘他到美国工作以便治疗时,梁思成毅然拒绝了。他说:“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之中,我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 梁启超九个子女中有七个曾到国外留学,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完全有条件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享受优厚的物质待遇。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们没有一人留居国外,都是学成后回国,与祖国共患难。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谈及祖父对她的影响,她说,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祖父非常开明又有超前的眼光,“祖父认为家风不能只想到家,应该首先想到国,先有国才有家。” “祖父说,人必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父亲经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们,为祖国奉献全部。”梁思礼的女儿梁旋说,父亲继承了祖父开明的教育方式,他从不强迫子女做不喜欢的事,而是随子女心愿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故里传承全市涌现逾百户文明家庭 在新会梁启超故居的纪念广场正中,2米多高的梁启超铜像静静矗立,他左手拿着一卷书,微微低头,像是陷入了沉思。 为了使梁启超家教家风能更好地得到传承,近年来,新会区着力打造启超故里品牌。在国家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地举办“一门三院士·共筑中国梦”巡回展览;在全区开展“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主题活动,形成了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家国情怀、培育良好家风的浓厚氛围。同时,4月18日还举办了《少年中国说》项目全球启动仪式,以梁启超先生的传世名作作为桥梁和纽带,推动粤港澳台和海外华裔青少年加强文化交流。 近些年来,梁启超的教子之道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便是,梁氏一门何以能出三个院士,而其他几个子女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这种情形在今天确实能引起很多父母的兴趣。 借助社会关注,传承启超家风。近年来,新会区妇联就开展了“学启超家教 传优良家风”的“四个一”系列活动,即编印一本宣传书籍、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开展一次征文比赛、举办一场展览会。 “四个一”系列活动开展以来,新会区妇联征集“家风家训家规”作品250篇,征集“学启超家教、做优秀家长”主题家长征文和 “启超家风助成长”主题中小学生书信作品共8.5万篇,编印梁启超家教普及读本1万册,举办“学启超家教 传优良家风”专题讲座107场,举办“学启超家教 传优良家风”系列展览和学校巡展107场,在新会大地掀起了“学启超家教 传优良家风”的热潮。 江门各地将家风建设视为常态化活动,三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依托1325个村(社区)“妇女之家”,通过舞蹈、快板、诗朗诵,书信、巡讲、图片展等形式,将好家风好家教传播到基层每个角落,每年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进村居500多场,各种家风传承活动2000场次,全市涌现出全国、省级、市级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家庭、书香家庭、最美家庭等138户。 江门市妇联通过开展“红笺传情 爱的家书”征集评选活动,鼓励广大家庭成员效仿梁启超,以家书的形式,将家风传承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千人相亲会上,江门市十大“最美家庭”向现场2000多名男女青年、志愿者们分享幸福家庭的秘诀使家庭文明理念在这些“准家庭”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