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摸底建材价格变动,各地出台价格风控办法,如何破局? 2018-09-10 18:55 来源:PPP知乎 技术 /基建 /去产能 原标题:发改摸底建材价格变动,各地出台价格风控办法,如何破局? *本文由PPP知乎整合而成 目录 一、发改委摸底建材变动 二、各地砂石现状 三、各地建材价格管控 四、解码“砂石之殇” 一、发改委摸底建材变动 为摸清砂石、水泥、混凝土等建材价格变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市场调节监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员将到相关协会对砂石、水泥、混凝土等建材价格形势进行调研。 通知原件如下▼ ▲文件图片来源:水泥内参 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目标在2020年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2018年8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各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执法中,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经济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二、各地砂石现状 某建设企业:“料场全部关闭,我们修路的主要就是靠那些砂石料,特别平凉、庆阳搞得我们只能到陕西去拉料,这样成本会比较高。” 督查组:“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某建设企业:“这是从去年开始的。” 督查组:“价格涨了多少?” 某建设企业:“翻了一番。这样一来施工企业就没什么利润空间了,管理方面的难度就会增大。” 中国砂石协会发布行业动态称,随着环保风暴来临,蓝天保卫战、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以及冬季雾霾治理等因素影响,砂石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地区砂石企业关停,这与砂石价格暴涨、保持高位有很大关系。关停的企业面临倒闭,没有关停的企业赚了大钱,形成鲜明对比。 9月底,江苏扬州宝应将关闭运河沿线124家砂石企业,从源头遏制扬尘污染; 陕西商洛市洛南县已拆除全县45家砂石场,对134家矿山企业实行“一矿一档”管理; 中央环保督查整改,湖北鹤峰拆除9家砂石料厂; 四川南部县砂石行业自发成立商会,规范砂石企业绿色发展。 三、各地建材价格管控 为控制砂石供应量减少下的价格暴涨,各地纷纷发文调控,主要强调点集中在: 合同中充分考虑材料价格变动,合理确定风险分配; 造价管理部门,积极主动跟进并更新市场综合参考价格; 7.30河南省 1、新建工程,在合同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价格异常变动的风险,根据工程条件和自身能力,合理确定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2、正在实施中的工程,对于约定的包含风险之外的情况,参建各方应积极配合,及时整理保存好购入凭证和必须的签证记录,甲乙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3、各地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合理地发布综合参考价格,并对个别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幅度及时间做出简要说明。 8.6 佛山市 三、实事求是,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建设工程发承包双方已经签定施工合同的,如签订主要建筑材料为可调价的,按合同约定执行;如合同中未对主要建材价格风险幅度以及调整办法进行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发承包双方可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通则》(2010)有关物价变化条款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并及时在市工程合同与造价监管信息平台履行网签或变更。 四、积极作为,提高信息发布频率。市建设工程造价服务中心应加强对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和人工价格波动的动态监测,针对价格涨落异常波动的可按每半月或每旬测算整理和发布价格信息。积极为发承包双方进行计价解释和调解合同造价纠纷,化解矛盾。 8.28 广东省 1、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会同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砂石等建材管理的动态协作工作机制,规范河、湖砂的采集活动,广泛开辟用砂来源渠道,以满足全省建设工程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重点工程项目对合格工程用砂的需求。 4、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工程建材价格争议调解机制。 9.3陕西省 1.在工程项目合同中严禁强行约定承包人承担全部风险。 2.新建工程项目合同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的风险,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自身能力,合理确定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的范围。 3.在建工程项目合同中无风险约定或风险约定不明确,双方应客观面对市场价格波动现实,合理分担风险。 4.严禁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借机涨价,各级管理部门应对涉嫌企业严肃查处。 5.各市(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及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动态变化,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手段增加发布频次,确保发布的信息与市场同步。 四、解码“砂石之殇” 解码“砂石之殇” ——全局性砂石料短缺成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诺善风控 王振宇 来源:水泥内参 开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