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假象?首先“一块钱差价”说到底是轻浮的表现,若真的想要走品牌化这条路,想要从电商巨头上虎口夺食,优惠力度必然要给够。其次商业模式逻辑拼多多很紊乱,由年报可得知阿里的客单价在80~100元间,京东的在400RMB左右,拼多多的则为33元,然而现在拼多多品牌馆商品的均价远远高于33元,显然不符合自身遵循的规则。 网上还有文章说:“相关人士认为平台短时间内无法接入一级代理商,又急于出现该品牌,便纳入了专卖店、代购。但这存在着线上线下窜货的问题,若价格过低扰乱渠道,有被品牌方追责的风险。” 无论是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黄峥都不止一次地说过,拼多多不会品牌升级,更不会去特意招商品牌。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如果拼多多不是在演,那就是入驻品牌对拼多多本身口碑的一种不信任,而从品牌的日增长数量来看,拼多多对许多品牌来说,不稳。 比友商便宜一块钱,大家买一下?有人猜测拼多多是想用这一块钱吸引五环内人士的目光,不过想要攥紧这群机灵鬼儿的腰包,一块钱怕是解决不了。更现实情况是,走入2018年的一块钱能干嘛?成都公交车起步价都是两块了。这样的优惠,颇有一股闹着玩的意味。显然,廉价低价一直是拼多多手里握着的底牌和唯一王牌。那么明知自身优势还反其道走偏小贵的品牌化道路?拼多多自然不会这么蠢。 此前媒体沸沸扬扬报道网易严选入驻拼多多,许多人都羡慕黄峥与丁磊之间有难得的商人友情。然而网易严选随后便站出来说明,去年下半年就入驻拼多多了,并且只是试水而已。 虽说名品折扣不再是名品折扣,但你大(廉价)爷(商品)还是你大爷。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过一篇叫《画皮》的短篇小说,讲的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鬼披上用彩笔绘画的人皮,装扮成了一个令人爱慕的颜值高的女子,耍弄各种欺骗手段以达到食人的目的。后来这部小说先后被《逃学威龙》导演陈嘉上和《鬼吹灯之寻龙诀》导演乌尔善,拍成了同一品牌的两部电影活跃于荧幕。 在他看来,升级是一个五环内人群俯视的视角,他想要的从来都是五环外。即使在上市当天被问及是否跟别人一样,用品牌升级模式来拯救拼多多于水生火热,黄峥也坚定地说:不会,现在不会,以后更不会。 京东今年第二季度收入185亿美金才有400亿美金市值,同一季度拼多多仅有27亿人民币,对应的市值竟有330亿美金。收入水平相差好几个数量级,对应的市值竟然差别无几。同时,拍脑袋都能想得到,除了收入水平,在供应链,技术储备,管理水平等方面,京东绝对也是碾压拼多多几条街。这样的市值怎么经得起市场考验?
—END—
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的当天,由这些邀请函组成的show终于在拼多多APP上开始了表演,原先APP入口的名品折扣变成了品牌馆,成为拼多多APP上入口的C位之星。 一个品牌馆就能让股价持稳,可想而知品牌馆出现的重要性。 官微的话术很官方,但态度是可取的,只不过成效甚微,拼多多身上的标签一个没掉。 |
- 上一篇:【广发宏观盛旭】由微观行业透视民间投资
- 下一篇:国元期货简一交易09.28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