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10时许,广东玛格家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玛格家居”)生产车间内,机电部主管王光润拿起一块刚打磨好的木板,仔细观察木板边缘的光洁度,通过木板质量,他就可以判断设备运作情况。他是玛格家居“工匠劳模先锋岗”的责任人,肩负着带领同事共同进步的责任。 “党员先锋岗”“工匠劳模先锋岗”在三水区大塘镇的企业中涌现,一批优秀党员、工匠和劳模,以点带面激起员工队伍的干事热情。这是大塘镇探索党工共建新途径的举措,把“党员先锋岗”与“工匠劳模先锋岗”相结合,实现了从党员“亮身份”到优秀员工“亮身份”的延伸,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助推企业更好地发展。 以“螺丝钉”精神助力企业发展 每一块木材在组装成家具之前,都要经过打磨、抛光,才能成为最佳用材。设备的抛光轮需要定期更换,过去,玛格家居更换抛光轮工序繁琐,换一次就得花上至少10分钟,耗时长影响生产进度,只能每半个月才更换一次。 “用久了的抛光轮会影响抛光精细度。”王光润为了提高抛光轮更换频率,带领团队对设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改造,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成功地解决抛光轮更换难的问题。设备改造后,更换抛光轮只需要1分钟。现在,员工已经养成了每三天更换一次抛光轮的习惯,抛光过的木材光洁度更佳。 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技术刻苦钻研的王光润,在今年4月被评选为大塘镇“企业工匠”。像王光润这样的工匠、劳模,他们不一定是企业高管,但他们却如“螺丝钉”一般尽己所能,以务实的态度、过硬的技术,驱动着企业这台“大机器”稳定而高效地运转。 距离玛格家居6分钟车程的佛山市名洲纺织有限公司内(以下简称“名洲纺织”),也有一位这样的“企业工匠”——印染部部长黄新东。从大胆改进棉布涤布煮漂工艺,到在染色流程中减少了两道洗缸程序,再到创新出“一拖三”“一拖四”“一拖五”“一拖N”等染色手法,他从2009年11月加入公司以来,一直在研究节能、环保印染技术。 “经过系列技术革新后,染色效果更好,生产效率更高,同时大大节约了染料、蒸汽和水,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名洲纺织董事长刘清海如此评价黄新东对企业的贡献。 还有如广东长电成套电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志维,他开发的综合配电装置、防水耐火母线槽、母线槽防水散热连接器,领先行业技术水平;三水灏诚合成树脂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刘华杰,带领团队开发的墙纸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成功解决墙纸涂料易黄变、流动性差和多泡的行业共性问题……工匠、劳模们在各自岗位上,做着看似平凡的工作,却推动着企业、社会不断前进。 工匠、劳模“亮身份”带领员工进步 “工匠和劳模身上有着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严谨专注、追求卓越的独特精神。”大塘镇委副书记何顺荣说,这种精神应该被广泛学习,转化为发展驱动力。大塘镇今年举行了首届“大塘工匠”评选,为企业职工树立起一批标杆榜样。 依托大塘工业园区内基数较大的工匠、劳模群体,大塘镇以党工共建为工作主线,推动工匠和劳模亮身份,鼓励企业设立“工匠劳模先锋岗”,以工匠、劳模为责任人,带动员工共同进步。 由于员工流动性大,党员数量少、稳定性弱一直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在推动党员“亮身份”工作时,企业可以“亮身份”的优秀党员数量有限。在何顺荣看来,要让党建工作真正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实效,需要让更多优秀员工都动起来,这不仅要让党员“亮身份”,也要让工匠、劳模“亮身份”,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职工,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王光润所在的办公室门口,一块“工匠劳模先锋岗”牌子挂在显眼处,牌子上用红字写明了先锋岗需要履行的“五个带头”职责,每个员工、客户路过门口都能看到这块牌子。 “这是荣誉,是责任,更是鞭策。”王光润说。“工匠劳模先锋岗”让他意识到,他的工作不再是代表个人,而是会影响整个团队乃至公司,这要求他必须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玛格家居党支部委员、工会委员、人力资源部行政经理常星说,自从“亮身份”后,王光润明显实现了从个人发展到团队成长的转变,他与其他员工的沟通比以前更多了,也开始自主组织技能培训班帮助员工提升技能水平。 类似的变化也在名洲纺织发生,一个人带动一个群体,影响着一家企业。黄新东对过去只能从事单一岗位操作的员工,实施一人多岗培训,他经常和年轻员工谈心,鼓励年轻员工多学、勤钻技术,使之成为岗位能手,挖掘了一大批岗位能手和优秀员工。 名洲纺织已经设立了1个“工匠先锋岗”、1个“劳模先锋岗”和3个“党员先锋岗”。作为企业老板,刘清海看到员工在党员、工匠和劳模的带领下,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这批标杆榜样赞誉有加。“他们很好地履行了传、帮、带的职责,为企业创造了巨大价值。”刘清海说。 党工共建增强 园区党建活力 大塘镇依托工业园区产业社区党工委,向企业党支部推广“工匠劳模先锋岗”的做法,鼓励工匠、劳模与党员一起“亮身份”,截至目前已经在园区建立87个“党员先锋岗”“工匠劳模先锋岗”。 “工匠劳模先锋岗”只是大塘镇推动党工共建的抓手之一。一直以来,大塘镇围绕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理念,注重以党建引领提高企业服务水平,逐步构建起园区产业社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推动企业建立党支部,建设“红色工会”和“红色驿站”,把基层党群服务提升到新水平。 何顺荣说,为了更好地推动党建与工建融合,产业社区党工委发动党员员工进入工会组织,鼓励党员担任工会主席或者工会委员,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员对职工的服务引领作用。 目前,园区内已经有7个企业建成“红色驿站”,10家企业实现了党员和工会主席“一肩挑”,形成良好的党工共建氛围。今年6月,玛格家居、名洲纺织共同被纳入三水区党工共建示范点。 “我们在职工之家建设了‘红色驿站’,突出党建文化元素,强化教育和服务功能。”刘清海说。在名洲纺织,“红色驿站”已经成为集入党入会、就业创业服务、维权帮扶、教育培训、心理调适、法律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职工服务中心,不仅组织了系列运动会、员工生日会、劳动竞赛等,还成立了健跑、游泳、羽毛球、篮球、钓鱼、瑜伽俱乐部。 党工共建做到了服务企业和职工,凝聚企业发展力量,使园区党建氛围日渐浓厚,企业对党组织建设积极性日益提高。“我们老总最近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呢!”佛山市丰泽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泽纺织”)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李时健说,公司内部已经把红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红色之旅等活动已经成为公司品牌活动。 丰泽纺织每年都会组织党员和优秀员工到红色文化深厚的地区进行党建学习,以培训学习形式提高党员和优秀员工的思想凝聚力。“我们还在积极发展党员,增强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李时健说。 统筹:王伯乐 撰文:梁楚欣 吴淑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