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修车上升后设施维护人员对路灯进行维护工作。 维修车升高维护电灯。 晶报记者 朱晓蕾/文 赖犁/图 一线道路照明设施维护人员在深圳有上千人,虽然灯光环境管理中心不再直接从事城市照明设施维护,但还需负责全市城市照明的监督管理,市场化的机制让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达到较高的水平。而面对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特别是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员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全体到岗,一线一定要有人” 为了应对本次超强台风“山竹”正面袭击,从9月15日开始,刘水定所在的深圳市城管局灯光环境管理中心就在备战台风。“我们全体到岗,都在值守,一线一定要有人。”刘水定说,一直到16日台风来之前,他和队员们都在外面巡查。 台风来时,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管理五所经历了停水停电。“15日晚上我们买了一点面包和方便面,结果方便面也吃不成了。”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管理五所所长刘水定介绍,16日下午6时多,风一小,他和所里25个人分5组又上路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7日15时,市城管局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累计出动人员2042人次、车辆822车次,处理各类隐患和故障486宗。其中,突击抢险59次,处置险情136起。 本次超强台风“山竹”对全市的路灯等照明设备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林维忠是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管理二所所长,也是一名老“灯光人”,从80年代至今,在这个领域超过30年。9月17日早上9点,记者在景田东路看到了林维忠忙碌的身影,他正和同事们处理一盏断裂的路灯。“这种断裂的路灯一定要及时做绝缘处理,不然会威胁行人安全。”从9月15日开始,林维忠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干了3个通宵。 林维忠说,由于台风影响和路面积水情况,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16日晚切断了原特区内5000多杆路灯电源,主要集中在红荔、笋岗、皇岗、深南大道路段。经过一晚的抢修,17日晚将逐步恢复这些路段的供电。 灯杆倒伏影响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同时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从16日下午开始,组织5支应急抢险队伍共80余人,迅速投入抢险抢修,连续作战处置倒伏、倾斜、受损灯杆。一方面进行断电处理,防止发生漏电事故;另一方面对树木、灯杆进行切割,将灯杆、灯具吊离现场;最后清理好灯杆基础,待后续重新安装灯杆、灯具。 由于本次“山竹”影响涉及范围大,为尽快恢复照明,紧急抢修,未来的数个夜晚对于灯光人来说必是无眠的。用灯光人的话来说,晚上的时间好像过得尤其快,这已成为许多灯光人的共识,抑或是均会有的错觉。虽然家人都已睡着,但家中总有一盏灯为他们留着,等他们平安回家。 出台系列政策,加强城市照明管理 除了突发灾害性天气外,照明设施逐步老化和部分在建工地不规范施工给日常灯光管理维护造成影响,在今年8月1日,《深圳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了各种故障处理的时限,避免责任纠纷;明确了建筑物在设计初期就要向规划部门报审,并将景观灯光方案送灯光中心备案,避免无序建设;规定了行道树与路灯的距离,绿化部门修剪标准,避免灯、树相争的尴尬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办法》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加强深圳城市照明管理,改善城市照明环境,提升城市照明品质,促进各区城市照明均衡发展,促进能源节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建设项目确需迁移、拆除、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或者在城市道路照明管线上方开挖的,根据《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与主管部门或者交通运输部门签订保护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后才能动工。禁止擅自从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接电和设置广告或者装饰物,并对妨碍或者损害城市照明设施的禁止行为予以了明确。损坏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可依据《办法》责令单位或者个人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对个人处500元罚款,对单位处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对个人处1000元罚款,对单位处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 推进暗区整治,保障市民出行 在各项体制机制的保障下,据市城管局数据显示,目前深圳的亮灯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在这个数据的背后,默默无闻的灯光守护者并未自满,持续开展对深圳的一些死角和暗区进行梳理和整治。今年是黄亚来到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的第三个年头,担任中心主任三年来,他深知每一盏灯都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人民关心什么解决什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暗区整治工作也理所当然成为中心每年重中之重的民生工作,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市民获得幸福感。 暗区整治简单来说就是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情况。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在道路建设之初,人行道的树木不大,快车道的灯光可以顾及人行道需求,而多装灯引起亮度太亮,又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因此部分道路在人行道侧没有设置路灯。但是树木经过多年生长后,目前道路的树木的高度和冠幅与路灯的高度基本一样,导致很多路段的路灯设施已被树叶遮挡,影响了路灯照明,大大降低了照明效果,给往来行人和车辆带来不便,存在路灯暗区。另外,还有部分非市政道路,现已具备了市政功能,但市政设施不完善,存在照明死角和暗区,影响市民的出行。 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道路照明部部长许海文告诉记者,今年初,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针对福田区路灯暗区开展整治工程,通过日常巡查,发现有树木遮挡照明的,与绿化协调,对树木遮挡道路照明的进行修剪;而对于通过修剪均较难解决照明问题的,则在原有灯杆的人行道侧上增加低臂灯照明。如百花一路、百花二路、百花三路、百花四路、百花六路等,安装灯具200套。此外,新装路灯110套,其中新装庭院灯,兼顾人行道和车行辅道的照明。如莲花路辅路、北环新洲立交辅道、滨河新洲立交辅道、福喜六街等。对于新改为市政道路的无路灯路段,如福田公安分局公交分局门口道路、广夏路等新装路灯。另外,立交桥的辅道在原道路设计时辅道基本上依靠高杆灯照明,随着树木成长,辅道基本被遮挡,对比较暗的立交桥辅道增加路灯照明。北环皇岗立交西北原8m单臂路灯由于交委架设龙门架后车辆无法进行维修,且灯杆间档距长,老化严重。拆除旧杆,重新安装八盏LED 灯后,现照明效果好。 而在今年下半年,黄亚表示,暗区整治重点放在了地下人行通道、立交桥通道及人行天桥等人行公共空间。 |
- 上一篇:兰德酷路泽4000价格 独到SUV高傲资本
- 下一篇:用夜与灯相伴的忙碌点亮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