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陶瓷信息) (原文标题:2018瓷砖出口三大难题分析) 同时,还有2017年的巴基斯坦决定接受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瓷砖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申请,中国257家瓷砖生产和出口企业,与调查机关达成价格承诺。
关键字: 陶瓷 地板
【中华建材网】在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陶瓷砖出口面临了严峻的贸易摩擦,印度、巴基斯坦与欧盟等国/地区对中国陶瓷砖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或发布了反倾销终裁。 11月2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砖(Ceramic Tiles)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以及该倾销对欧盟产业造成的损害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因此决定继续维持对涉案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反倾销税具体征收税率从13.9%-69.7%。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2017年1月-7月,佛山检验检疫局共签发输墨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272份,签证数量175万平方米,签证金额1497万美元,签证量占全国90%以上,可帮助陶瓷企业免被征收反倾销关税超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应对反倾销还是有胜诉案例的。2016年7月,哥伦比亚对中国陶瓷砖反倾销的终裁以无损害、不征税结案,其是中国陶瓷砖在近几年多起反倾销调查中应对最为成功的案件。 一位陶瓷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中国着实存在倾销行为的企业,进口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国家似乎对中国陶瓷砖“恶意”发起反倾销。 此次哥伦比亚的终裁结果屈指可数,其他多数还是被征收反倾销税,不过直至2015年,中国在应对反倾销案件的终裁结果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再是原来的胜诉或是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败诉,价格承诺的模式应运而生。 2016年,墨西哥对中国陶瓷砖反倾销以企业价格承诺的方式结案,并采取商会行业自律和政府机关原产地签证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监督价格承诺的执行。经过墨西哥认定的224家中国输墨西哥陶瓷砖价格承诺的企业,可凭检验检疫机关签发的输墨西哥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免于被征收2.9-12.42美元/平方米的高额反倾销税。 反倾销,也一直伴随着中国陶瓷砖出口。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十余年的陶瓷砖出口过程中,不乏部分陶瓷企业存在对外倾销陶瓷砖产品的行为,因为在2009年以后中国陶瓷砖出口零门槛,有些陶瓷企业就以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质量差的陶瓷砖产品。 4月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釉面/无釉/玻璃釉瓷砖(Glazed/Unglazed Porcelain/Vitrified tiles)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裁决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0-1.87美元/平方米的反倾销税。 2016年以前,通常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与商务部联合中国陶企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而国家质检总局也于2016年参与进来,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与商务部共同协助中国陶瓷企业积极应对。 以欧盟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为例,中国陶瓷砖就被征收13.9%-69.7%的反倾销税。被征税后,中国陶瓷砖出口的价格与意大利、西班牙生产制造的陶瓷砖非常接近,已经不具备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陶瓷砖大范围退出了欧盟市场。 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直接冲击中国陶瓷砖出口,但是另一方面,其可以倒逼中国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刘亚民说道,中国陶瓷企业唯有不断创新产品、提升工艺、生产品质过硬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更好地在国际市场立足。 虽然价格承诺并非应对反倾销的最佳方式,但是其是相对不错的选择。因而 自巴西反倾销终裁以后,越来越多国家采取价格承诺的方式。其中包括,经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商务部等部门与墨西哥主管机关谈判,墨西哥最终采纳中国建议,于2016年10月24日发布最终裁决,以企业价格承诺的方式结案。自10月26日起,中国在价格承诺清单内的224家企业,可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输墨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免于被征收50%-225%的高额反倾销税。 另据佛山部分陶瓷企业反映,半年多来其输墨瓷砖量价齐升,已基本恢复至反倾销前水平,输墨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应对反倾销成效初现。 反倾销“打击”中国陶瓷砖出口 面对各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国相关政府机构、商会与企业积极应对,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其中凭借检验检疫机关签发的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免于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相对而言,价格承诺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一方面,既可以保护进口国本土陶瓷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打击出口国一些恶性价格竞争的陶瓷企业,引导企业往优质优价发展,促成更良性的贸易往来。 2009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8年第144号(关于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09年)》)的公告,出口陶瓷砖产品不再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简单来说,就是零门槛,鼓励我国产品走出去。 他进一步提及,越来越多国家为保护本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2016-2017年两年间,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陶瓷产业发展起来后,纷纷进入国际市场。以印度为例,据《世界陶瓷评论》发布的“2016年世界瓷砖消费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已经超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瓷砖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产量从2015年的8.5亿平方米增加至9.5亿平方米。 同时2016年印度瓷砖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和墨西哥等海外市场销售量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1.34亿平方米增加到了1.86亿平方米,增幅达到了38.8%。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