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思远到马克斯:看西方介入明式家具收藏新角度(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5-30 18:30
先帝天马 黄蓉肛虐记 荒野行动pc版怎么全屏 相泽唯衣 元井あきな 观月雏乃重口味 快手陈山 邪恶动态图片福利 橘梨纱avdebut 162207基金净值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湘妃竹圆角柜一对2

  (特别感谢香港华艺大荣蒋念慈先生对本文采访提供的帮助。)

  几分钟后,我花了一个创纪录的价格买下了这一件黄花梨单柜,简直开心得不得了。更神奇的是,后来我们竟然找到了另外一件,为了买下她甚至花了更多钱。妻子Debby和我都非常喜欢这对柜子。后来我们卖了一件,留了一件,不过再后来,她们又重聚在我们家中了。

马克斯所撰写的《中国古典家具——私房观点(英文版)》,2011年出版。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湘妃竹圆角柜一对(其一)

  而在同期的中国,艺术文化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国家正在挣扎中前行,人们根本无暇照顾到家具。这就是为什么早期关于明式家具的学术研究和热情更多地来自西方。不过,在研究明式家具方面,最重要的事件是王世襄写的《明式家具研究》,没有之一。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明式家具在中国的现状,并且让明式家具真正走上全世界的焦点。

  程香:您不仅收藏明式家具,还出过多本相关的书籍著作。我感到好奇的是,在语言不通、文化历史背景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您是如何建立收藏研究观点,又是如何论证的?

  程香:听闻您有46件收藏将于今年9月在佳士得拍卖。这其中有多少件明式家具?送走她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程香:我注意到,在您的家中,珍贵的明式家具是直接被使用在日常家居生活中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您将明式家具、太湖石与西方家居环境融合在一起陈列?

  马克斯:我第一眼看到明式黄花梨家具的时候,就意识到我必须要和她们生活在一起,这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跟黄花梨家具生活在一起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她们是一个空间的“灵魂”,能为空间的气质迅速带来改变和提升。我不能想像没有她们的日子。于我而言,一个没有明式家具的空间是匮乏的,或者说,没有这些家具杰作,空间只能付出更多来克服这种神秘气质的匮乏。

  程香:您的家人、朋友对此如何评价?

  马克斯:9月份上拍的46件艺术品中,有10件是家具。其他的有一些赏石、文房用品,还有一些字画。当然,她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国度——中国。很大程度上讲,要对她们放手,是很困难的决定。毕竟,她们是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马克斯与明式家具

马克斯家居陈设,明式家具与中西方艺术品共处一室,完美结合。

《中国古典家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内页插图。

  我告诉他说,这些艺术品曾经属于我,与我共度过许多美好宁静的时光,已经与我的生命发生了联结。那么,不管她们今后是否继续留在我身边,亦或是找到了新的归宿,都永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将永远注视着她们的下落。我觉得我对这46件艺术品也会是一样的感情。

  程香:这里面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请您分享一二。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湘妃竹圆角柜一对,是马克斯最珍爱的藏品之一。

  对话马克斯

  我还记得,我儿子和女儿在一张非常精美的黄花梨桌子前面,把一张一张的纸贴起来做成纸房子。中国家具以一种有机的方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我觉得只有等他们更大一些的时候,才能更完整地去欣赏这些家具。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湘妃竹圆角柜一对2

清 十八世纪 紫檀桦木廮面长方案

《中国古典家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内页插图。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湘妃竹圆角柜一对(其一)

明末清初 汉白玉绣墩一对1

右图为马克斯及夫人于1996年在纽约刚开画廊时的剪相。

  马克斯生在米兰,也在米兰长大。父亲是英国一代古董大亨维克多·埃斯肯纳齐(Vittorio Eskenazi)的好朋友。少年时,马克斯得以常常有机会随父亲去埃斯肯纳齐的古董店玩耍,三个人在那里度过了不少温馨的周末。中国艺术品安静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他深深着迷。也是在那里,马克斯完成了对中国艺术的兴趣启蒙。

  第二部分:陌生语境下,西方如何切入中国家具理论研究

明末清初 汉白玉绣墩一对1

  今年9月,纽约佳士得即将再次推出西方藏家个人专场——“择善藏私:马克斯-弗拉克斯家族珍藏”。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英国著名古董商、收藏家马克斯·弗拉克斯。相同的是,西方藏家对明式家具的热爱和品味,透过一代又一代的业者、一场又一场的拍卖,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马克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的家庭可以说是在中国家具和艺术品之间成长起来的。我记得我儿子三四岁的时候与小朋友在我们家里追逐打闹,突然,他就停下来了,对着他朋友喊:“停!小心!那是一把1000岁的桌子(一件辽代的作品)!”

  中国家具与西方藏家

  关于明式家具,大多数西方人的热情和喜爱源于其简洁的“现代线条”,以及非常出色的材料,然后人们才会注意到精巧的构造。

  作为这对柜子的第一个买主,我是非常幸运的,至今仍然觉得,买下她是一个聪明的决定,能买下另外一件更是幸运无比,能把这两件柜子聚在一起简直可以称之为是奇迹了。如今,我们和她们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这是我职业生涯甚至生命中最荣幸的事情之一。

《中国古典家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Marcus Flacks著,2012年。

  除了赫伯特和罗奇,当时还有其他一些作者,如莫里斯·杜邦、奥丁、哈勃特等都对中国家具进行了大量的介绍,只不过书名都叫《中国家具》。直到1944年,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的出版,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将中国硬木家具的地位在西方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对中国家具充满热情,也对中国的文房用品、赏石、书画,甚至是文人理想、中国历史、东方美学都很入迷。有了这些热情和渴望,于是我将这几十年来形成的观点和认识,写出来和人们分享。

  程香:对一个西方人来说,欣赏遥远的中国明式家具,有哪些切入点?

  在遥远的西方,明式家具之美是如何被发现的?西方人又是从哪些角度切入明式家具的审美和收藏?

  马克斯:这看上去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但是也很好解释。中国家具最开始被西方接触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很多旅居在北京的侨民(比如Ecke)对明式家具推崇备至,原因则是明式家具与新兴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美学发生了共鸣。

  本刊记者透过马克斯的东方好友、香港华艺大荣蒋念慈先生,对马克斯进行了专访。

清 十八世纪 紫檀桦木廮面长方案

  藏家故事

  此后的七八十年间,西方出版的中国家具专著,层出不穷,精彩不断。这其中,就包括马克斯·弗拉克斯出版的《中国古典家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2012年),以及《中国古典家具——一私房观点》(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A very personal point of view,2011年)。

  采访/程香 采访对象/Marcus Flacks 图/受访者提供

马克斯的书房

  实际上,早在1921年,第一本有关中国家具的图录就在法国出版了,书名为《中国家具》(赫伯特·塞斯辛基 著)。1922年,法国学者奥迪朗·罗奇(Odilon Roche)也出版了一本《中国家具》(Les Meubles De La Chine)。他提到:“艺术领域的最新发现则要数中国古代家具。当然,精美的漆制屏风在欧洲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物品,但其来历一直不为人知,人们只是将它戏称为‘科托曼特拉克屏风’。近几十年来,收藏家才开始对中国古代家具产生兴趣,在不断地收集工艺高超的样本之后,他们第一次给这些样本做了图样归纳整理。”

《中国古典家具私房观点》,马克斯·弗拉克斯著。

  问_程香 答_马克斯 翻译_蒋念慈、张嘉奇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除此之外,对于家具的包浆和传承,西方人也是越来越有兴趣,而且新木种在家具上也应用得越来越多了。比如,榉木、铁梨木、楠木、核桃木等等,它们也可以像黄花梨和紫檀那样做出非常精彩的家具。

马克斯家居陈设,明式家具与中西方艺术品共处一室,完美结合。

  去年5月,纽约佳士得举办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轰动了全世界的收藏圈,成千上万的藏家不远万里前去纽约“朝圣”。

  木材也很重要,黄花梨和紫檀这类木材的美妙和硬度使明式家具得到最终的改良。

  目前,我已经写了3本书,今年和明年出版的一些新作品,我也都有参与。做学问探索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之旅的一个很令人兴奋的消遣,因为,分享知识和观点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趣、非常值得的事。

明末清初 汉白玉绣墩一对2

《中国古典家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Marcus Flacks著,2012年。

  人物名片>>>

本篇编辑:adminer